1月2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我國已經制定征收汽車燃油稅的具體方案,并將擇機在全國公布推行。而對燃油稅充滿期待的小
排量汽車制造
廠商,終于可以鼓掌雀躍,因為他們期待已久的發展春風已在徐徐刮起。
小排量通常指
發動機排量1.0-1.3升左右的車型,如
夏利、
奧拓、
哈飛等品牌均屬小排量轎車。與大排量轎車相比,小排量車車型小巧、操控靈活且省油經濟,而這些優點都有助于降低社會能耗、減少空氣環境的污染。
盡管小排量車在便利性、經濟性和環境保護上有著顯著優點,但是在我國,小排量車的發展卻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的“不公正待遇”,對小排量車予以了或明或暗的限制。這些“歧視”性的政策迫使小排量車在夾縫中尋求生存,嚴重阻礙了小排量車的發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小排量車的制造廠商和廣大的初級消費者都迫切希望政府消除排量歧視、與國際接軌、出臺鼓勵性政策。已經歷18年風雨考驗的
天津一汽對這一點可謂是深有感觸,天津
一汽在不遺余力地推動著“國民車”計劃,將鼎力打造最適合中國家用市場的經濟型轎車,作為
天津一汽的企業使命。
目前,在國內轎車市場,以一輛
夏利1.0升的汽車為例,百公里
油耗為5升左右。與排量1.6升的經濟型轎車相比,每百公里要省3升油左右。一輛家庭用車每月大概跑2000公里,則1.0升比1.6升的節油60升左右。一年下來,就可以節油700多升。以現在的油價為基礎,可以節約2500元左右(以3.5元/升計算)。如果燃油稅稅率設在30%,一年下來則可以節約3200元左右;如果設在100%,一年下來則可以節約4900元左右。這樣的賬對像夏利這樣的小排量車市場來講的確是個利好消息。
事實上,從能源利用的角度看,我國進口原油的三分之一用于汽車消耗,但是利用效率卻極低,機動車百公里油耗比歐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國高1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國車市普遍存在的“大馬拉小車”的現象
比較嚴重,而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就是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不明朗。即將實施的國家燃油稅方案,則給我們明示了政策性的指向,而我國日益嚴重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也都將由此獲得有效控制。
其實,小排量車的利好僅僅只代表“燃油稅”政策對市場影響的一個方面,更多的廠商、
經銷商在積極思考自己的未來。而小排量并不等于“弱動力,因此只有那些有著雄厚研發基礎和能力的制造廠商才能脫穎而出。隨著政策的即將實施,小排量、省油、環保的車型將大行其道,而這以領域的天津
一汽夏利是龍頭,整體車市也將勁吹“節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