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的煙花爆竹剛剛散盡,雞年車市的鑼鼓早已敲得震天響,新年伊始,廣大“愛車族”面對雞年車市充滿著太多的“猜想”:市場變量實在太大,明明“可能”會變成“不可能”,而橫看豎看“不可能”又會變成“可能”。城頭變幻大王旗,只在彈指一揮間。又有誰能說得清楚——雞年之中國車市,有多少“猜想”最終會演變成為不爭的事實?
一盼:車價跌停板
目前,車市談論最熱鬧的兩個話題是降價和暴利。這兩個概念相輔相成,因為有暴利所以要價值回歸,要降價。但反過來,頻頻的降價讓消費者感覺暴利的確存在,對降價的期望更大。通常來說,國外汽車行業的利潤是5% ,反觀我國汽車在價格方面,雖然一再降價,但還遠遠沒有降到位,特別是汽車配件還是高得離譜。消費者并非沒有消費熱情,而是現行中國車市的價格不為他們所接受。在他們看來,持幣待購并非捂緊錢袋,而是在等待一個合理的車價。
二盼:品牌要自主 如今在馬路上跑的國產車,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外國品牌,自主品牌的車簡直鳳毛麟角。以去年為例,上市的數十款新車大部分是合資公司通過KD(散件組裝)的方式快速推向市場的,汽車特別是轎車的新產品開發和推出的重要環節基本上被外商所控制。今年,有越來越多的態勢表明,KD風潮愈演愈烈,對中國汽車工業造成了“傷害”。現在就看三大汽車集團的老大哥們能不能帶個頭,讓我們盡快嘗嘗中國人自己開發的新車滋味。
三盼:服務盼改進 長期以來,汽車服務在市場營銷中一直處于從屬地位。汽車大量進入家庭后,汽車售后服務和維修質量已成為社會各界和消費者越來越關心的問題。轎車質量、維修服務質量、汽車零配件質量已成為目前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問題,亟須相關法律加以規范。廣大消費者企盼,買車、用車不再煩惱的日子當為期不遠了。
四盼:車貸能到位
去年,汽車信貸市場尚未有實質性啟動,信貸主體還沒有培養起來,汽車金融市場也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等等。從消費環境的角度來看,我國已進入家庭轎車消費啟動階段。在新的一年中,盼望財險公司抓住當前有限的市場機遇,積極探索發展車貸險業務;也盼汽車消費信貸業大力發展,與汽車消費同步前進。
五盼:政策須落實 去年一系列汽車政策、法規迭出必將促進中國汽車業更加規范化、有序化,為中國從汽車制造大國走向汽車產業大國打下基礎。新的《汽車產業政策》是我國汽車業界呼聲最高的行業政策,也可以視為我國政府在加入WTO后對汽車產業政策的最大調整。“召回”的正式實施,標志著中國汽車業的法制化建設開始與國際接軌。而《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的即將實施,標志著節能、環保將成為中國汽車工業保持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唯一選擇。政策能夠出臺固然是好事,但關鍵在于落實、在于進一步細化,不然,政策再好也是空歡喜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