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將打破目前兩個合資公司生產互補車型的局面,
上海大眾和
一汽大眾都將生產德國
大眾的全系列車型。”昨天(2日),大眾汽車集團副
總裁、大眾汽車中國業務總負責人魏智博博士在
日內瓦車展開幕式上對外界如是宣稱。
兩大眾生產全系列車型 以前曾有媒體報道稱,
帕薩特B6將在
一汽大眾生產,并以此作為“德國大眾的天平正向
一汽大眾傾斜”的佐證。但此次,魏智博的講話顯然回答了
上海大眾和
一汽大眾的車型分配“疑問”。魏智博稱,“
帕薩特及其后續車型將繼續在
上海大眾生產。一汽大眾今年將生產一款比A
級別車要大的新車。”
根據魏智博公布的新戰略,“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都將生產德國大眾的全系列車型”。大眾中國一位發言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并不意味著一個車型將在兩個廠家生產,而是兩家合資公司仍會生產不同車型,但車型在目標市場上可能會有重合或者交叉。上海大眾與一汽大眾原來的產品線相互交錯,各自產品的細分市場都被小心地分割了。上海大眾帕薩特下面是一汽大眾
寶來,再下面是上海大眾的
POLO,依次類推。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新戰略的實施將使得大眾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不再因為回避同門兄弟而縮手縮腳。在占有率只有二十幾個百分點的狀況下,如果兩個合資公司的產品線還相互留下空間,可能只是給日韓廠家留下機會。“這也是德國大眾對其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從40%滑落到25%的一個回應!
降低成本成新目標 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的整合一直是德國大眾的心愿,大眾希望通過整合降低成本。去年5月,德國大眾提升了大眾中國公司的權力,以便整合大眾旗下的中國業務,實現“現場服務”。目前,兩家大眾合資企業在變速箱、
發動機上是互相供貨的,但在銷售領域的資源整合非常困難。
比較現實的辦法是,通過共享零部件使成本降低。根據魏智博提供的數字,2001年帕薩特零部件的生產成本相當于歐洲的130%,而在2003年,帕薩特零部件的生產成本已與歐洲持平,預計到2007~2009年,帕薩特在中國的采購價格就可以降低到原來的76%~78%,
寶來則可壓縮到61%~69%。
魏智博稱,“作為家長,德國大眾希望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作為兄弟既相互競爭又合作。”大眾中國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德國大眾已下決心向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提供更多的產品和品牌,以實現兩個大眾“全系列車型”的夢想。目前,德國大眾在西班牙、東歐、巴西、南非等地擁有
斯柯達、西亞特等8個品牌。分析人士認為,引入這些品牌,將解決大眾在中國的兩個合資公司后續車型不足、品牌延伸過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