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廣州車市已經“淡出鳥來”,但經銷商們說,9月上旬比8月更淡。
“比淡出鳥來還淡”是個什么淡法?這讓人垂頭喪氣。“金九銀十”本來是傳統“強心針”,但現在已經讓人懷疑它有沒有“真金白銀”了。
其實在2002年,“金九銀十”的“鍍金和鍍銀”已經開始剝落。盡管當年9月汽車銷量僅次于4月,但10月的汽車銷量只列當年第七;2003年之后,這種“剝落”的速度加快了,9月銷售39.50萬輛,低于11、12月,僅與3月持平,10月仍然排在全年第六的中間位置;2004年的銷售高峰期在3月,達到54.25萬輛,中國汽車月銷量首破50萬輛,然后連跌4個月,9月銷售43.91萬輛,在全年中排第五,10月銷量排第七。
“金九銀十”這時已經成為一個沒有意義的偽問題。倒是2003年以后,3、4月與11、12月銷量均明顯走強,“金九銀十”這個在家電、房產等方面的概念,大可以從汽車銷售中去除,最多是個“銅九鐵十”。
而外在因素的影響在2005年9月仍然明顯。廣州剛剛遭遇了8月份的“油荒”,這對潛在消費者購車熱情的打擊非常直接;多款重量級新車發布價格或上市,歷年的經驗又表明9月是一個價格最為敏感的時期,持幣觀望的形勢又露端倪,這些都可能使今年廣州的9月車市成為一堆“破銅爛鐵”。
但是經銷商們還有點最后的期冀。在9月的下旬,這個旺季總得有點表現,總得多賣三五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