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金九銀十”并未出現,眼下的車市也很不平靜,但畢竟沒有出現業內所猜測的整個價格體系的“地震”局面,廠家也沒大肆宣布降價,最多也只是暗助經銷商一把讓一部分利。
但這并不等于車市就此歸于平靜。昨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CSM全球(中國)新興市場預測首席汽車分析師張豫表示,“明年上半年,中級車市的‘價格戰’不可避免,價格體系可能重新定位。”
張豫認為,“從目前市場的降價情況看,大幅度的降價主要出現在20萬元左右的中高級車市,除了這一檔次車輛的本身價值較高,在降價比例相同的情況下相對值更大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高級車市的競爭更加激烈。”
事實上,從上海大眾掀起“降價颶風”到銳志、御翔上市,三季度以來,中高級車市就上演了一出出足以搞亂市場陣腳的“大戲”。“以前是廣本雅閣以低于市場期望的價格出現,使當時的中級車市重新定位,現在輪到豐田和現代了。”張豫說。
但他同時認為,今年下半年廠家出現大規模降價的可能性已很小。
張豫認為,“雖然銳志和御翔今年新上市,價格相對而言具有較強競爭力,但是畢竟新車產量有限,至少今年年內還不致于對中級車市產生太深的影響。”
他說:“即便今年沒有出現期待中的‘金九銀十’,但是經過了去年的車市‘寒冬’,今年汽車廠家年初的指標定得也相對較低,為清庫存而降價的出現幾率并不高。再加上消費者也越來越成熟了,除非廠家能像銳志一樣一步降到低于消費者心理預期的價格,否則很難對市場產生直接的沖擊,反而可能會影響產品品牌本身的持久性。”
張豫分析道:“明年就會不同了。明年5月份佳美的出現,就是豐田即將在中高級車市增加的一個強有力的籌碼,加上今年推出的這些新車產量也會增加,都將使明年中高級車市的價格體系重新定位,廠家之所以今年不降價,不排除是為了在明年上半年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時,手里還能握有一個籌碼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