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汽車銷售的不溫不火令國內汽車廠商普遍感到失望。昨日,記者了從9月汽車市場信息研討會上了解到,在銷售狀況低于預期的狀況下,目前國內汽車廠商正醞釀著一場新的價格戰,中級車市場則首當其沖。
據悉,9月份,全國共銷售乘用車28.64萬輛,較8月增長16.2%,與去年9月相比則增長36.8%。僅從銷量上來看,9月的車市似乎金光閃閃,是今年以來第二個銷售高峰。不過 ,無論是汽車廠家還是經銷商卻普遍認為9月車市很平淡。
昨日,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廠家對銷售高峰的期望值過高。據悉,由于三季度過高的營銷計劃造成廠家在9月底紛紛向經銷商壓庫存。“月底,很多生產廠家要求經銷商大量提車。”饒達表示,9月最后5個工作日,經銷商的提車數字達到了整個月的40%。這也最終導致了統計銷售數字較高,而經銷商銷售平平的奇怪現象。
隨著年終的接近,汽車銷售商顯然也不會坐等期望落空。昨日,記者獲悉,一場新的價格戰即將打響。
事實上,自上海大眾降價后,盡管沒有一家汽車公司宣布跟進降價,但為了促動“金九銀十”的銷售,在三季度后半期,有近半數的汽車企業已開始大幅度補貼經銷商,通過經銷商“暗降”的方式進行促銷。“目前轎車的最終成交價跟廠家指導價比,多的要低兩萬元,少的也要低5000-6000元。”饒達表示,廠家過高的期望值有可能使四季度的銷售出現與去年同期十分相似的混亂局面。
去年底,為完成當年的汽車銷售目標,汽車市場出現了車價大跌,不少汽車價格創下全年最低價的局面。
饒達認為,目前正是暴風雨到來之前的暫時平靜期,他預計,中級轎車(B級)正醞釀著價格大幅度走低的價格戰,而這也將影響到整個轎車市場的價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