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11月份,頭等重要的新聞就是10月份的汽車銷售數據又新鮮出爐。據《
廣州日報》報道,全國
乘用車信息聯席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與9月份相比,主流汽車
廠商銷量普遍出現大幅下滑,預計車市總體銷量環比下滑幅度超過10%。
![](http://www.zhiyoubaobao.com/news/yjpl/medium/0511/pic/yf051104004_thumb_1.jpg)
這就是“金九銀十”的最終收場。肯定不是喜劇,但也不算是完全的悲劇,說起來就是那么別別扭扭、坑坑巴巴,再跟9月月底5天完成當月40%銷量的事情聯系起來,可以算是一場鬧劇了。但是還有人持不同看法,某車廠有關人士就認為,10月初的長假導致工作日減少,如果僅計算工作日的銷量,其銷量環比仍然是增長的。
編者真覺得哭笑不得,10月初沒有辦法辦手續,消費者就不會“黃金周”先把車看好,等上了班在辦手續。照這個邏輯推下去,9月比10月少了一天,哎呀,9月的銷量按照日均算真該敲鑼打鼓放鞭炮慶祝了。
據報道,由于汽車行業整體業績繼續呈下滑趨勢以及近期有關汽車消費稅和燃油稅欲出臺的消息廣為流傳,股市中汽車板塊整體走跌。而《國際金融報》對此的評論是,“目前A股市場的汽車上市公司大多靠合資公司賺
得利潤,等于一切仰人鼻息,指望這樣的汽車生產廠商能夠給股東們帶來持續的凈利潤增長與凈現金流,是不現實的”。
目前股市的情況告訴我們,一味地依靠和國際巨頭合資以換取利益,只能是在短期內睡幾個安穩覺,根本難有長遠發展。一旦掌控著要害部門的合資企業的外方把利潤轉移到配套的獨資或其他外圍企業,行業下滑而引起的利潤下滑只能由中方自己扛著。這其實不是編者自己發明的理論,早在幾年前就有業內人士載文指出過了。
東風
標致206即將上市的新聞近日引起了極大關注,正當有傳聞這款車的最低定價可能在7萬左右的時候,網上突然出現了一份
標致206的詳細配置定價單。編者第一時間打電話核實,
東風標致方面否認了這份單子的權威性,但是也私下表示,有些配置和定價還算合理。
幾年的歐洲銷量冠軍,不計其數的設計大獎,現在看來都是時尚前衛的外形,還有原汁原味的暢銷兩廂車,編者不吝溢美之辭地認為,
標致206之所以能引起這樣的關注,確實因為它是一款好車。如果這款車的定價真的如業內預計的一樣,在7萬左右起步,沒有道理賣的不好。希望東風標致不要重蹈
標致307的覆轍,高定價之后再搞個
降價補償,雖然挽回了一些銷量,但坐失了市場良機。
《重慶晨報》上周五載文對目前車市營銷中“某某三樣”名稱泛濫的現象予以抨擊,于編者之心頗有戚戚焉。當年的“老三樣”是因為只有那三款車可選而命名,現在車這么多了,干嗎非要三個三個的分組?混亂的“新三樣”版本就不止三個,編者戲言,咱們弄個“新五樣”、“新十樣”、“新一百單八樣”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