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融資行為可視為理順產權結構、為再融資搭建平臺的努力,這對以合資公司為主體的東風汽車至關重要。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汽車)一波三折的IPO之旅終于接近終點。11月10日,東風汽車正式走上路演之途。《財經》在此間獲知的初步招股文件顯示,東風汽車將于12月7日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此次招股擬發行24.83億H股,國際配售部分為22.35億股,其中2.25億股為舊股。此外,2.48億股進行公開認購,價格區間為1.45-1.85港元,集資36億至45.94億港元。
據《財經》了解,英國渣打集團及新加坡國有公司淡馬錫將成為東風汽車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僅有兩家公司投資者。初步招股文件披露,渣打集團和淡馬錫與東風汽車訂立協議,兩家公司會合共斥資9000萬美元認購東風汽車股份。另據了解,渣打集團和淡馬錫投資額相當。
有關文件顯示,東風汽車2005年上半年盈利較去年度同期有13%的增長,營業額則有超過40%的增長,并預期2006年度業績表現與2005年度相若,2008年度產能則較現時增加近一倍。
重組模式
作為中國第三大汽車集團,東風汽車將涵蓋東風旗下除東風悅達起亞的所有合資公司。包括生產及銷售乘用車、商用車、發動機及零部件業務。上市后,東風汽車將成為香港最大型的汽車股。
據悉,東風汽車的重組依循的是“整體上市”的思路,最終成為一家集合了下屬多家合資公司權益的公司,其中,主體資產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有限),即2003年成立的由東風汽車與日產公司各持股50%的合資公司。
2003年,東風有限成立時,東風汽車以近70%的主業資產(包括相關子公司、關聯企業股權等)投入合資公司,持股50%;日產則投入近10億美元現金,取得另一半股權。同一年,東風汽車與韓國現代達成合作,后者參股東風悅達起亞。由此,東風汽車的合資伙伴擴展至四家,分別是日產、本田、PSA標致雪鐵龍和現代。東風悅達起亞最終未能進入上市公司,一方面與其經營業績明顯下降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東風參股,所占股份不高(持股25%)有關。
除東風有限外,東風與PSA標致雪鐵龍的合資公司、東風與本田的合資公司——包括位于武漢的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本田CRV,即城市休閑車)、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及東風持有的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構成了是次上市的東風汽車的重要資產,其利潤貢獻亦不可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