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北京報道
中國昨天宣布8個月來首次提高國內石油產品價格,但承諾實行新的補貼機制,以減輕油價格上漲給種糧農民、漁民和城市公交企業(yè)帶來的沖擊。
中國國家發(fā)改委(NDRC)表示,汽油和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人民幣(合37.36美元)和200元人民幣,以減輕“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大幅度低于國際市場價格,與原油價格嚴重倒掛”現象。
“同時建立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yè)給予適當補貼的機制,”國家發(fā)改委表示。
此次油價漲幅太小,不足以彌補過去一年全球石油價格的急劇上漲,但漲價將減輕中國政府的定價政策強加給中國石化(Sinopec)等國內煉油企業(yè)的痛苦。中國石化是在海外上市的國內主要石油企業(yè)。國家發(fā)改委沒有給出大多數國家定價的汽油和柴油價格的比較數據,但表示,昨天的調價將軍方使用石油產品的出廠價提高了5.1%至6.8%。
據報道,中國煉油產業(yè)2005年虧損300億元人民幣,煉油廠缺乏為國內市場提供石油產品的熱情,導致去年夏季一些地區(qū)嚴重缺油。盡管中國日益依賴進口石油,但政府一直不愿將價格上漲轉移至油品,擔心對本已處境艱難的農民和出租車司機等反對聲音頗高的城市群體產生沖擊。
分析師表示,市場價格和國家定價之間的差距已變得越來越無法維持,去年底,中國政府被迫支付中石化94.2億元人民幣,以補償它在煉油方面的損失。
但面對要求國內價格與國際原油成本直接掛鉤的呼吁,國家發(fā)改委沒有響應,也沒有暗示在不久的將來是否計劃進一步提高價格。
為緩解成品油價格上升對消費者的沖擊,國家發(fā)改委通過政府命令擠壓了石油分銷商的利潤,要求減少普通加油站的價格漲幅,汽油每噸上升250元,柴油每噸上升150元。
雖然昨天的行動將緩解國內石油市場的扭曲,但也將加重中國政府價格控制機制的復雜性。國家發(fā)改委稱,中國財政部將對種糧農民、漁業(yè)和林業(yè)及城市公交企業(yè)給予補貼。
譯者/諸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