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令汽車外部采用中文標識,是為了突出汽車合資企業中方的制造能力,增強中方平等對話的權利,防止中國汽車企業變相淪為默默無聞的組裝廠。否則正如有專家指出,這將助長跨國公司淡化中國品牌、中國制造的做法,長此以往,國內汽車企業和品牌將會逐漸被遺忘。 這無疑是極其危險的。
叩問合資公司中方領導,面對如此“險”情,你們怎么就不吭一聲呢?
國產寶馬和進口寶馬,你能一眼看出這兩種車的區別嗎?粗看車身不見一中文字的奧迪,是否都是泊來品?許多汽車合資企業的車型與消費者大玩“大家來找碴”的游戲,任憑你瞪大眼睛也找尋不到一個中文標識,大有安能辨我是國產之感。
中國自主品牌紅旗、中華、奇瑞和吉利等自然會將中文企業名驕傲地置于車身顯眼的地方,而合資企業的中文標識卻遠近高低各不同。帕薩特、POLO、寶來等車型,分別在車尾注上“上海大眾”、“一汽-大眾”的大名;而一汽-大眾的奧迪A6,卻將中文廠名藏在門內踏腳板上,令粗枝大葉者遍尋不著,奧迪A4的尾部更是既不標廠家,也不標產地;華晨寶馬的“華晨”兩字一直處于隱身狀態,一副英雄不問出處的高傲模樣。
如此這般的混亂狀態,今年5月1日之后將納入正軌。日前,國家發改委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汽車產品外部標識管理辦法》并強調,汽車外部標識中的車企名稱必須采用中文漢字標注,從2006年5月1日起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所有新車型,均需符合該管理辦法要求。
據悉,該辦法對在中國境內生產的面向國內市場銷售的汽車都適用。從今年2月1日開始,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產品必須符合《辦法》規定,否則將不給予上市通行證,各汽車生產企業在今年5月1日前完成標識調整,否則暫停有關車型出生證。這一要求適用于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的汽車,汽車生產企業的合資雙方也可標注各自中文漢字名稱簡稱組合,或各自注冊的漢字商標。
這一規定的意圖不言自喻。中汽協一位專家表示,去年發布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對此已作出過相關規定,這個辦法與落地完稅政策、《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一樣,有助于提升中國制造的形象。實施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突出汽車合資企業中方的制造能力,增強中方平等對話的權利,防止中國汽車企業變相淪為默默無聞的組裝廠,保證中方在合作中獲得更多平等對話權。
不管中方認可與否,跨國汽車公司實際上已將中國視作他們品牌汽車的制造基地,《汽車產品外部標識管理辦法》的出臺,反映出在合資企業中增強中方話語權的迫切性,而從另一方面看,也從中反映出中方企業可悲的沉默。假如合資企業的中方處于強勢狀態,中文標識自然可以堂堂正正地亮在顯眼處,又何需采用行政手段大張旗鼓、費盡心思地推行中文標識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式發布的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汽車市場以近592萬輛的總規模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這份榮耀的降臨,卻讓人高興不起來。在外資品牌仍占絕對主導地位的今天,中國汽車業還沒有值得驕傲的資本。中國的乘用車合資歷史至今已超過20個年頭了,可結果呢?雖然中外雙方的股比是50∶50,但中方的話語權和所獲利益卻不足50%。在產品研究和調整上,一顆螺絲釘的修改都需要外方來拍板,一句簡單的“NO”就能讓中方的努力瞬間化為烏有。隨著產品話語權的缺失,中方連營銷主導權都漸漸失去,開發自主品牌就更不用提。
中國汽車合資企業里中方與外方的合作關系,并非是國際上日產與雷諾那樣的合作模式,在產品技術、生產管理和掌握國際游戲規則上,外方無疑具有強大的優勢。這一優勢無疑也讓外方的50股比有了更高的含金量,也令中方底氣不足,在話語權的爭奪上連連后退。另外,不少中方企業在不斷依賴外方能力的過程中,養成了坐享其成的想法。不需絞盡腦汁開發新產品,也無須憂國憂民提出新營銷,只要照著外方說的去做,憑著50:50的股比,不花力氣也會有業績和分紅,何樂而不為呢?于是,這些國內合資汽車生產企業為了短期的銷售業績,自動放棄企業自身的中文標識。專家認為:“這樣做是極其危險的,將助長跨國公司淡化中國品牌、中國制造的做法,長此以往,國內汽車企業和品牌將會逐漸被遺忘!
事實證明,中方的確被一些消費者有意無意地遺忘了!八^的國產豪華汽車,說白了只是貼牌,是在中國制造,而不是由中國制造”,這樣的言論在中國消費者中流傳甚廣。甚至在網上某論壇有車主稱,如果他買的國產寶馬車身標有中文標識,就會選擇把中文標識揭掉,如果消費者堅持,經銷商也會私下幫助揭牌,目前出臺的這一規定可能無法阻撓個人在流通領域的實際行為。這一車主的說法讓人寒心,也讓人警醒。消費者是現實的,沒有自主品牌的大批優秀產品出現,國產汽車的品牌高度得不到提升,消費者自然只能選擇“崇洋媚外”,甚至不惜采取自欺欺人的方法。
中文標識只能維持顏面上的工夫,真正的揚眉吐氣,還需合資企業在自主品牌上多下工夫。前不久,國家計劃整治汽車擴產項目,要求新增整車項目以及現有企業擴建產能,都必須滿足自主品牌、自主開發的條件。當合資企業擴產必須為中國自主品牌服務時,50∶50股比中中方的那份分量也會不斷加重?偠灾形臉俗R治標不治本,在提高汽車制造業水平、打造自主品牌等方面,中國汽車業依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