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美瑞如此轟轟烈烈地亮相上市后,不知能否經得起終端銷售的考驗?
截至6月中旬,據記者粗略估算,今年已先后有60余款(含部分改款)新車轟轟烈烈地亮相上市了。然而,在經過一番殘酷的競爭洗禮后,多款新車的滾動訂單呈現出一種虛假繁榮,很快便依靠價格縮水來拉動銷售,市場表現難盡如人意。
產能不足導致訂單流失
在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宣傳之后,新車上市初期訂單一般都如雪片般飛來,一時間滾動訂單上千過萬是常有之事,再加上車商對滾動訂單加以鼓吹,造成了新車剛上市就火到極點的假象。然而,上市之后再也無法覓得其行蹤,這也許是今年不少新車所犯的通病。因產能未能及時跟上,導致消費者至少需等待兩個月左右才能提到新車,多的則需要等半年以上。消費者如果想提前拿車,即使找關系疏通后有的甚至還要加價。如此漫長的等待,特別是在眼下消費者選擇余地非常大的情況下,勢必造成消費者轉而選擇其他現有車型。正基于此,這也正是目前大量的滾動訂單與實際銷量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
記者從東風雪鐵龍經銷商處了解到,凱旋的訂單目前已接近兩萬份,如果現在下單就只能等到今年年底提車了,但對于實際銷售了多少,經銷商卻避而不談;東風本田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思域的訂單遠遠過萬份,但從4月22日上市至今,實際銷售400臺還不到。如果現在預訂,最早提車日期將是在7月底;同樣,駿捷、速騰等今年上市的新車訂單數也都不菲,但都需等待1個半月左右才能提車,對于“實際銷量究竟多少”經銷商均表示“不方便透露”。
正由于受產能限制,不少消費者在等待中都退單了,以致多款上市新車失去了大好的銷售時機。
價格縮水只為市場自救
新車上市不久價格便直線下滑,這在車市已見多不怪。定價本來就偏高的抑或是定價相對較低的,即使在上市之初廠家曾高調宣稱為“高性價比、保證多長時間不降價”的車型,但只要投放到市場銷售,幾乎都難逃價格縮水這一關。
據悉,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銷售的冷淡,今年已經上市的60余款新車中,最起碼有半數以上在經銷商處存在或明或暗的降價,價格一直堅挺的實在少之又少。
上周,記者了解到,價格在3.33萬至3.98萬元的06款QQ剛到店,價格便可優惠1000元左右;06款飛度1.3L的提裸車優惠在3500元左右,做售后一條龍服務的優惠則在4000元左右,而1.5L由于市場需求量較小,其裸車的優惠則高達6000元以上;06款騏達上市即降價,最高優惠已達6000元:06款頤達的價格又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二級經銷商處購買頤達裸車的價格優惠在7000元左右,若同時在經銷商處做售后一條龍服務則可優惠8000至10000元;雪佛蘭樂風的三款車市場平均優惠在2000元上下,個別經銷商處的最高優惠已達4000元;06款君威在二級市場的最高優惠在5000元左右,如果做售后一條龍優惠還可再增加1000至2000元。
如此類似上市新車降價的例子不勝枚舉。正基于此,業內人士指出,新車剛上市或沒過多久價格就縮水不斷,最主要原因還是難過銷售這一關,特別是眼下正處在銷售淡季,價格難以堅挺也是市場自救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