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市場,降價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經濟型車、中級車、高級車、豪華車統統都采用降價這種最原始的促銷方式來爭奪市場。今年5月份以來的汽車降價大戰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眾多汽車品牌的銷售價格一路下滑,車市出現了下半年汽車市場可能大降價的言論。
中國車市在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井噴”后,國產乘用車廠家紛紛擴大產能并提高產銷計劃。然而,2004年車市遠不如預想中樂觀,汽車消費增速出現大幅度回落,爆發了四次大規模降價潮。
吸取了2004年的教訓后,不少廠家都調低了對2005年車市的增幅預期,并盡量避免大規模價格戰。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消費者積聚的購買力開始釋放,最終全年的乘用車產銷達到了320萬輛,比2004年增長26%。在此情勢下,“樂觀主義”再度抬頭,一些企業紛紛提高2006年的產銷目標。然而,在經歷了新一輪漲潮之后,5月下旬,車市淡季不期而至。幾乎與此同時,國產車價從中級車開始震蕩并引發連鎖效應,其狀有如兩年前那場慘烈的降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