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小的發動機標識不合格,讓立志沖擊三甲的奇瑞遭遇了尷尬。上周,北京的一些車管所因此而不給奇瑞上牌。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早在4個月前,北京市有關部門就要求新車上牌時,發動機上要有一個條碼,否則不給上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車輛在二次出售時更有保證。車管部門管這種條碼叫做“易碎貼”,即一撕就碎,以防止作偽。
北京市這樣的地方規定,并沒有引起奇瑞等一些企業的重視。他們沒有在車輛出廠時就加貼這樣的發動機標識,而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經銷商。于是,北京市的奇瑞經銷商自己找圖片社做了一批發動機標識,貼在發動機上。然后,經銷商又憑借著多年與車輛檢測部門的“良好關系”,瞞天過海。直到上周,有些忍無可忍的檢測場開始拒絕為奇瑞驗車。
這種經銷商自制的紙質條碼被人戲稱為“撕不破”,也就是說它根本起不到“易碎貼”那種一撕就碎的防偽功能。
于是,原本想“抖機靈”的奇瑞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只能一方面趕制符合規定的發動機條碼,另一方面,向消費者解釋說,需要更換新的合格證,有了新合格證才能給驗車上牌。
用“撕不破”代替“易碎貼”,這可能不是什么涉及質量的大事。簡單地因此而說奇瑞作假欺騙消費者,可能有點言過其詞。但是,這件事情也充分反映了奇瑞的誠信水平還有待提高。
最近一段時間,圍繞著奇瑞發生了很多事情,有高層辭職、有巨虧傳聞、有海外建廠受阻、有低價出口的質疑、也有欲擒故縱的降價傳聞……當然也有產銷數字大幅上升等利好信息。
媒體的關注也樹立了奇瑞作為自主品牌汽車代言人的角色。很多中國人都希望從奇瑞身上看到中國汽車的明天。
而奇瑞要想當好這個代言人,就不要陶醉于靠QQ、旗云等低價車拉起來的銷售數字,而是應該在企業形象、技術實力、誠信等方面真正與國際看齊。坦率地說,在目前的階段,奇瑞表現出來的誠信形象還不如一些外資汽車企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