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汽車行業盛行“饑餓營銷”,記者最近暗訪了豐田凱美瑞在上海的銷售情況,確實發現消費者要買凱美瑞確實需加價8000元~1.1萬元才可能提到現車。一位二級經銷商坦言,這很不合理,現在很多車一上市就跌,雖然現在凱美瑞供不應求,但也因為廠方控制了投放。對他們來說,不加價其實更好銷,而加價的錢他們一分未得,吃力不討好。
從一汽豐田皇冠、銳志,再到廣汽豐田凱美瑞,豐田一直延續著“饑餓營銷”銷售策略,這不僅使得客戶糊涂中交出不菲的提車費,連經銷商都報怨這種做法降低了他們的銷售量,何況加價利潤他們無法分食。昨日,一位豐田凱美瑞的上海經銷商表示,凱美瑞現在在上海需加價8000元~1.1萬元才可能提到現車,如果不加價,根本不知道交車會到什么時候。為了證實這種說法,記者昨日暗訪了一些經銷商,車商均表示,凱美瑞無現貨,要么加價,要么起碼等待兩個月以上。
經銷商兩頭不討好
這位業內人士表示,在二級經銷商處的加價費用可以商議,但在4S店無法議價,4S店對加價價格不會讓步。”這就是豐田一直的銷售方式,從皇冠到銳志都是這樣。”
此前,皇冠、銳志車未上市前即公布售價,以低價試探市場反應,再接受訂單加價銷售,其中低價的車型投入市場極少,而要么迫使客戶轉購高價車型,要么加價等待廠方放車。
“至于何時放車,就看加價提車的人有多少?不加價永遠往后排,反正提車主動權不在客戶手中。”一位二級經銷商坦言,這樣做很不合理,現在競爭車型眾多,很多車一上市就跌,雖然現在凱美瑞供不應求,有產量未提升的原因,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廠方控制了投放。他表示,對他們來說,不加價凱美瑞會更好銷,而加價的錢他們一分未得,吃力還不討好。這種方式在上海最麻煩的是,兩個月以上的等待期有可能使花費4萬余元拍得的車牌被廢掉。
這種情況并非上海獨有。記者昨日還從一家凱美瑞廈門4S店了解到,凱美端的訂單已排到明年5月,如果加價3萬元,可以提前一點。不過,不能保證一個確定的提車時間,具體轎車時間跟銷售經理談才行。
哪些車還無現車可提
提車期較長有多種原因,饑餓營銷是原因之一,銷售商來不及應對熱銷也是原因之一。據悉,目前在上海,兩廂福克斯大部分車型提車至少半個月,其中黃色2.0L運動型最搶手,經銷商處的訂單要排期一個月,不過他們不加價。
而訂單式生產則是最常見的無法提現貨的原因,高檔車中尤其突出,奧迪的上海經銷商表示,奧迪新A4除1.8T舒適型有部分現貨外,其他都要訂車,不過提車將在正常的兩個星期內。另外,寶馬新3系也存在同樣問題,“因為比較好銷,存貨會較少,不過一般訂車一個月內肯定能拿到。”一位寶馬上海經銷商表示。
而廈門一汽大眾經銷商則表示,速騰的提車時間一般在15至20天左右,這屬于正常的訂單周期。按顏色和車型不同,有不同的交貨時間。他強調,現在速騰是訂單式生產,訂車后從長春發往廈門運輸7天,交車時間最多7天左右,除非有的車型遇到當時沒有排產,時間會長一點,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天。
實為廠方營銷技巧
資深汽車分析師鐘師認為,現在雖然整個車市已經步入買方市場,但個別車型仍會處于賣方市場,出現加價的情況也不奇怪。但有些車型的提車時間長是廠方刻意控制產量,是一種營銷技巧。這種方式雖然會流失一部分訂戶,但整體上可以造成奇貨可居的現象,為其吸引潛在客戶作輔墊,與消費者打心理戰。不過,他覺得,提前三個季度或半年就開始預訂有點過分,如果真是產品生產還沒準備完善,就應該告知客戶。目前,這種現象只可能發生在價格做得低,而性價比又高的車型上。他不太贊同這種營銷方式,預訂太早又交不出車,會使這個品牌的用戶滿意度受負面影響。
饑餓療法何時休
據了解,“饑餓療法”是業內對廠方加價售車營銷方式的一種俗稱,最早起源于2000年廣州本田雅閣上市之時。當時雅閣是低于同類進口車幾萬元的價格上市,但當消費者興沖沖到店看車時,經銷商均表示無現車,“加價提車”的現象應運而生,不少最早拿到廣本雅閣銷售權的經銷商也和廠家一起賺得盆滿缽滿,隨后,許多汽車生產廠家廠方效仿。
有分析認為,這是廠家刻意控制產量,與消費者進行心理上的博弈。但在近年來,由于競爭加劇,降價已成車市主角,加價車便已絕跡江湖。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饑餓療法造成脫銷假象也有利于樹立品牌形象,并可以讓消費者多掏腰包,提高利潤。這種車市怪現象還會持續多久?我們無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