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看,自主品牌是我國汽車產業大的發展趨勢,但在發展過程中仍有一些不足需要去彌補,比如明確自主品牌是商業的需要,要從現在開始下真功夫進行自主品牌的開發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并促使未來自主品牌汽車的快速健康發展。" />
我國汽車自主品牌建設已經取得顯著進步,但仍有不足
長期來看,自主品牌是我國汽車產業大的發展趨勢,但在發展過程中仍有一些不足需要去彌補,比如明確自主品牌是商業的需要,要從現在開始下真功夫進行自主品牌的開發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并促使未來自主品牌汽車的快速健康發展。
品牌是產品的一個標識,表明這個產品的識別方法以及生產者的價值追求。品牌具有最直接的商業價值。品牌的知名度、信譽度和顧客的忠誠度決定了其所依附的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小,品牌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左右品牌所有者的經濟回報。強大的品牌可以造就市場,幫助企業賺取超額利潤。
從這個角度而言,品牌是一種商業戰略資源。企業不論有意無意,只要從事商業行為,有市場推廣,產品就開始帶著生產者的內在品質,開始在消費者心中生根發芽,品牌的建設就伴隨開始了。自主品牌則是自主的商業資源,作為商業資源的自主品牌從企業的開創之日起就應該培養。因為企業發展的過程就是品牌推廣的過程,就是消費者對品牌接受和認可的過程。我國汽車企業理應責無旁貸地擔負起研發自主汽車品牌的重任,為了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不問品牌,汽車產業僅停留在追求本土生產,則意味著放棄未來的本應屬于自己的商業資源和商業利益。
中國汽車市場在2004年進入買方市場之后,按照網上車市網站的統計,2004年以來國產車價格指數(CAPI)平均每年降幅在8%左右,每年年末無序的價格競爭沒有達到促銷目的,反讓眾多廠家大傷元氣;2006年競爭進入了更加復雜的局面,老車型買斷銷售,新車型不斷涌現,單純的價格競爭不能得到消費者認可,反而引起觀望,市場需要價格之外的競爭。
市場競爭者越多,競爭越激烈,競爭手段越先進,企業對品牌的需求就會越旺盛,品牌建設和管理水平才會提高。眾多汽車企業只有在經歷了單一的產品競爭、質量競爭、價格競爭、廣告競爭等等之后,市場才會錘煉出真品牌。希望到那個時候,人們還會發現,在強手如林的汽車市場當中,不止是加工者,我國的汽車企業還有自己的品牌資源。
在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的宏觀環境下,國內各大汽車制造企業紛紛上馬,推出各自的自主品牌。不可否認,通過與外方合作以及引進技術發展自主品牌是目前國內汽車企業發展自主品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但汽車企業不應該長時間停留在這個階段上。而應該在資本、產權等方面加強自己的實力和話語權,同時通過借鑒和學習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實力,從而在國際舞臺上與跨國汽車企業集團同臺競技,這對我國汽車行業的長期發展也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