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0天的車展將在今天(11月27日)結束,廠家們已經開始盤點收獲。雖然參加北京車展花了不少錢和精力,但無論是汽車銷售,還是對品牌的宣傳以及在車展上談合作,各個參展廠家都是滿載而歸。
●賣車數量:每天上百輛
據了解,除了尚未登陸中國的一些國外品牌外,參加車展的廠商基本上都接受現場訂車,而且都有不錯的進賬。中國新興富豪們將賓利、馬莎拉蒂、法拉利等數百萬頂級車一搶而空,首次以廠家身份參展的馬莎拉蒂和法拉利所有能賣的車都已經全部售出,總訂單達十余輛。據了解,車展結束后,除了“鳥籠”等概念車外,所有的豪華展車基本全部就地消化。
與豪華車比起來,其他車型的出貨量相對批量,斯巴魯每天的預訂量高達30臺,而包括東風標志、北京現代、東風雪鐵龍、天津一汽在內的廠家每天也都有超過10輛的成績,以整個車展大小近40家高中低檔整車商計算,每天車展的成交量高達上百輛。
●潛在客戶:高達四百份
收集大量的客戶資料是廠商的另一個重要收獲。我們了解到,馬莎拉蒂在車展上收集到了400多份有效資料,所謂有效資料即有清楚的購買意向,已經坐下來仔細談到價格和車的性能細節上。而且據說都絕對有購買實力,這些資料都將成為值得跟蹤的潛在購買者。標致和北京現代則每天收獲20至30份的有效客戶信息。斯巴魯搜集到的客戶資料也十分可觀。
此外,市場調查也是廠商必做的功課之一。我們在現場看到,幾乎每個展臺都有端著資料夾做現場調查的。上汽榮威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每天現場觀眾填寫的調查資料有上千份。雪鐵龍的每日用戶調查量也高達2000至3000份。
●自主品牌:獲海外大單
除了眼前一輛輛車的“小利潤”外,獲得海外大單是自主品牌廠商在此次車展上的另一主要目的。奇瑞雖然和本來就不牢靠的美國夢幻公司談崩了,但轉手卻和多個國家的廠商談得火熱。甚至有一家瑞士的船運公司提出想承運尚未有出口意向的奇瑞QQ6,隨著道奇小車首次進京,奇瑞代工克萊斯勒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加大。
此外,華晨也通過與意大利的銷售合作成功進軍歐洲,天津一汽也與俄羅斯簽下了生產、銷售協議,與智力、厄瓜多爾、約旦等國則在熱議中;單設展廳的吉利更是熱鬧,多國使團帶去了不可估量的商機。
●品牌宣傳:效果等同半年
從品牌的宣傳作用來看,本屆車展的力度無疑是巨大的。第一次以國際A級車展規模參展的克萊斯勒集團就對記者表示,沒有這次北京車展,預計剛剛推出的國產克萊斯勒300C不會有這么好的市場表現。目前,已經有超過600個客戶在車展期間到4S店與當地經銷商洽商了購買事宜,這比300C推出半個月時間內的意向客戶還要多。
鈴木公司也表示,本屆展會讓不少一直認為鈴木是國產低端車代表的消費者改變了印象。本屆車展上有不少國內外名字比較陌生的品牌在國人心目中得到了加強,這些公司的負責人都表示,這種需要推進半年的工作在北京車展區區10天內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