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本沒有原因,很多事情跟設想的不同,邪門的事情總讓人們充滿了好奇。車展就是這么一個奇異的地方,其中的邪門事兒還真是不少。
MG>
{1} 專家日來了不少小孩
本屆車展將開展的第二天定為專家日,但沒看到多少專家,竟看見小孩了。
這些小號“專家”選擇專家日參觀大可以避免擁擠問題。這些小頑童們給車展帶來了幾分別樣的生機。但他們是怎么進來的,有點邪門。
{2} 不為看車為拿袋
一大早,車展的入口就排起了長隊,進場觀看的人已有不少。但不知你發現沒有,很多觀眾買票進來的第一件事不是看展車,而是去那些發放免費禮品或資料的外場參展商處排隊等“口袋”。這令人大為不解,我們的同胞們就這么喜歡“排隊”嗎。
{3} 模特全穿超短裙
據我們粗略觀察,凡是站在展臺上表演的模特基本都是一個裝扮——超短裙。但不難發現,其實展館內的溫度并沒有多高,很多觀眾都沒有脫掉大衣。可想而知,模特們在表面的微笑中也是冷不堪言啊。難道這廠家就不能讓模特多穿一點嗎?
{4} 大號諾基亞搶“生意”
“大個”的東西往往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將小小的手機搞得比人還大,那一定是新聞了。可仔細一想,明明是車展,跟手機有什么關系。還別說,借機車展好好宣傳一下自己的企業還真不在少數。最邪的是,這些搞活動的“邊緣”商戶還引來里外三層的好事者,搶了周邊汽車展臺的人氣。
{5} 老外再冷也“T-shirt”
盡管車展期間正值北京的冬天,平均氣溫基本在10攝氏度以下,但這絲毫不妨礙老外朋友們穿T-shirt。你看8號館門口正有兩個外國工作人員以半袖“亮相”,而且似乎在很認真地商量著什么,一點沒有要哆嗦的跡象。這老外的身體怎么這么扛凍?還是說北京車展的火爆溫暖了老外?真新鮮了。
{6} 天價自行車
經常在王府井的東方新天地看見寶馬身價4萬多的自行車。但車展上才知道原來奔馳在自行車領域也跟寶馬有一拼啊。掛在奔馳展臺墻上的自行車是名副其實的“公路賽車”。這輛車是由碳纖維造車的,重量僅有8.3千克,但售價卻高達76980元。
{7} 新晉商干嗎來了
最有意思的就是這個“新晉商”,聽說他們卷走了車展上幾乎所有的豪車,更有趣的事:這些人還是打著寫有“新晉商”的小旗子大搖大擺地晃進來的,不知是什么來路。試問一:買豪車一定要趕在北京車展嗎?試問二:團購法拉利能優惠多少?
{8} 車展買車圖個啥
我們了解到,有為數不少的觀眾有購車意向。他們觀展目的倒很明確:看車的同時不忘挑選幾款自己喜愛同時經濟能力又能承受的車型。可這車展兩年一遇多不容易,多少外地朋友趕過來就是為了看個新鮮看個場面。莫非車展上的車比4S店的珍貴,還是說能拿到更多的優惠?想必都沒有吧。
{9} 都擺上發動機
就像是各個廠家事先商量好的一樣,稍微帶點科技含量的展商都把展車的發動機擺在一旁。但作為車展重點觀展群體的普通觀眾對這發動機可是絲毫不“感冒”,只有少部分人還象征性地看兩眼,大多數觀眾轉身就走。關鍵問題是:沒有專業人士給在場的觀眾進行講解,發動機只是裝飾品。
車展外圍像廟會
展車是其次,聚人是首要——這就是本次車展館外展商的真實心態。車展的主角本應是車,但館外的各家展商更重視通過有新意的文藝活動來招引人氣。逛車展就像是在逛廟會,活動眾多,獎品豐富,就是吃的少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