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好車不僅僅友好的外形,更要有好的質量。
MG>如果購買一輛合資汽車企業的產品,消費者都喜歡購買頭批車,理由是頭批車國產化率低,原裝進口件多,因此質量更好一些;成熟消費者則喜歡購買上市至少一年以后的車型,認為這些車已經具有一定的消費保有量,數量的基數決定了這樣的產品更讓人放心。
事實上,這兩種心態都忽視了一點,最好的企業是標準化生產的企業,而所謂標準,既是生產流程的標準,更是產品質量的標準。就和在麥當勞銷售的巨無霸一樣,無論走到世界任何一家麥當勞店,所拿到的產品都是一樣的。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買了一輛奇瑞風云的頭批車,開到現在基本沒有修過,他很奇怪為什么那么多人說奇瑞車是“奇瑞、奇瑞,修車排隊”。他所講的就是塑造一個汽車品牌質量的根本問題,有的車可能沒問題,而有的車可能有很多問題,這和產品設計無關,而是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千差萬別,最后導致的結果是,買車如同中獎,抽到好車就萬事無憂,抽到壞車那只能是自認倒霉。
事實上,奇瑞在解決了質量穩定的問題后,整體銷量才能從根本上保持穩定的增長,而從前的中華就是因為沒能解決好這一問題,導致企業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
可以看得到,和先進的技術、靚麗的外形、豪華的裝飾相比,穩定的質量是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立足的最關鍵因素。
從市場份額最大的中級車和緊湊級車中可以看出,銷量最大的都是質量最穩定的產品,這種質量穩定既是橫向的也是縱向的,不論是頭批車還是尾批車,使用效果都不會有太大差別的產品可以稱做是質量最為穩定的產品。
當我們的注意力關注在是歐美系車好,還是日韓系車好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加注重一個汽車產品自始至終的產品質量穩定,因為不論是合資企業還是自主企業,生產這些產品的都是我們本國的技工,驚鴻一瞥的好產品是無法證明群體的優秀,而產品群體性的質量穩定至少證明生產這個產品的企業是優秀的。因此,作為一個普通的汽車產品消費者,選擇你所想要的細分市場銷量最多的幾款車型,是避免質量麻煩的最簡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