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市場競爭得足夠充分,就一定會有價格大戰。在這點上,中國汽車市場并不例外!
可以預計,從現在到春節前的2個多月里,汽車降價的消息將會層出不窮。在年底傳統的汽車消費旺季里,汽車廠家的降價是無奈且不可理喻的。
在這個“降”字當頭的季節里,消費者的胃口已經被無窮拔高。不降價,消費者可能就會不買賬。別人降,你不降,就可能丟掉市場份額,就可能會完成不了年初制定的銷售任務。
●理由:賣不好就降價
今年的價格戰是從奇瑞打響的。而且其喊出的“飛躍2007”的口號,一下子就把市場的爭奪提前了一個月。
這個多少有點出乎意料。因為,從銷量上來看,奇瑞今年的業績不錯,完成年初28.1萬輛的目標問題不大。
不過,奇瑞有自己的小算盤。一是,奇瑞產品線長,并不是每個細分產品都完成年初計劃的。二是,奇瑞已經將今年的目標調到30萬輛,不降價,完成的難度不小;三是,此時降價,可以讓奇瑞在市場上贏得話語權。
其實,對于奇瑞等一批企業來說,一直就是靠價格來打天下的。因為其所在的市場里,也是屬于“對價格非常敏感”的細分市場。可以預計,今年底、明年初降價決不會只有一個奇瑞。
●底線:比國際車價便宜20%才合理
不過,這越演越烈的降價風潮,也讓消費者感到困惑。最顯著的問題就是,車價降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消費者到底啥時買車才劃算?
這樣的問題是很難有準確的答案!唯一可以類比的就是國際汽車市場的價格。按照一位業內人士估計,中國汽車的價格要比歐美同類產品價格低20%左右才合理。理由是中國人的購買力還不高。
以此來推算,目前市場上的8萬元以下的車型,已經基本低于歐美售價,因為在國際上,8000歐元以下的車型也并不多。10萬到20萬元的車型基本上已經與國際價格接軌,20萬元以上的中高檔轎車還是比國際車價要略高,但相信隨著產量的提高,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就會顯現,用不了兩年,這一區間的車型價格就會比國際水平低。
最為“暴利”的車型是在30萬元以上的高檔車市場上。奧迪、奔馳等車的價格還要高于國際水平,原因有成本上的,也有競爭不充分的因素。因此,可以說,目前的中國,還是高檔車的天堂。這種局面可能會持續3年以上。
●建議:新車比降價更值得期待
總的趨勢,降價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只要你忍得住,就一定會用更少的錢,買到性能更優的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等價格降到底再買車是不現實的。即便在美國,車價也是翻著跟頭往下降。
汽車作為涉及安全的消費品,價格只是一個方面。等著降價,還不如在自己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里,看看會不會有款性能出眾的車型。
這個道理,企業自然明白。因此,2005年開始,中國新車的數量和品牌呈幾何級數增長。估計這種新車推出的速度,至少能夠持續到2010年,才能填補市場上的空白。
2007年的新車主要集中在8萬元以下和18萬到25萬這兩個區間。可以預見,這兩個細分市場也將是增速最快的。另外,一些個性化的車型,例如運動型轎車、多功能車型也將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