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篇
近幾年我國汽車市場連續高速增長,需求總規模不斷擴大,我國汽車市場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我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市場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2006年我國汽車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00萬輛,比第三位多出100萬輛,穩居世界第二,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汽車消費市場。
與此同時,我國汽車市場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比例也將由入世前2001年的4.3%迅速提高到2006年11%。
我國汽車市場地位的顯著提升,使得我國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汽車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我國汽車市場已經并將成為“6+4”為首的跨國汽車公司的全球重要戰略市場和決戰全球的戰略支點。
中國汽車市場特點詳解
在宏觀經濟向好的大背景下,2006年汽車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截至9月底,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500萬輛,均凈增100萬輛以上,分別達到了528萬輛和517萬輛,同比增長均在25%以上;行業經濟效益同比大幅度攀升;出口高速增長;預計2006年汽車產銷量,將直接跨越600萬輛臺階,躍升至700萬輛臺階。
2007年,國民經濟會繼續和諧、平穩、高速發展,GDP增幅仍會在9%左右,汽車市場全年增幅預計不會低于15%,汽車產銷量將會再躍上800萬輛臺階。
特點一:中國汽車市場是發展中的市場
中國汽車市場是非成熟的汽車市場。與發達國家成熟汽車市場的顯著區別是,市場以新增需求為主,更新需求次之;而成熟市場是以更新需求為主,新增需求較少。成熟市場規模是比較穩定的,非成熟市場是規?鞌U張的。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680萬輛左右,僅次于美國,穩居世界第二;其中新增汽車需求在600萬輛左右,而更新需求不足100萬輛。
由于中國經濟呈兩元結構,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城市與農村,貧富有差距,地廣人多,使達到成熟汽車市場的時間要長,預測至少要20~30年時間。
中國汽車市場還是個多元化的市場,汽車產品需求檔次多、品種多。由于中國人均資源相對少,所以經濟環保型汽車是汽車市場需求主體。
由于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外方欲在中國獲取最大利益,不但在高新技術上嚴控外溢,在銷售、供應商選擇、開發能力建設等方面也實施控制。中國汽車工業自主開發能力弱,制約了自主汽車工業的發展。
特點二: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快
查閱《中國汽車工業年鑒》統計資料,中國汽車產銷量達到100萬輛的時間,是1992年,用了36年時間(是從第一汽車廠1956年正式出車算起);中國汽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是2000年,用了8年時間;從2002年開始,幾乎每年都登上一個新百萬輛臺階;2006年預測汽車產銷量可能直接跨越600萬輛臺階,登上700萬輛臺階。
特點三:中國汽車產銷量占世界比例逐年增大
中國汽車產銷量占世界汽車產銷量的比例近幾年逐年增大。從1999年到2005年已增長了5.34%,預測2006年此比例將突破10%。另外,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凈增量將占世界汽車凈增量的6成以上。
特點四:乘用車比例逐年增大
進入“九五”、特別是“十五”以來,商用車占市場比例仍呈下滑趨勢。預計2006年商用車市場占比例進一步下降至28.3%,而乘用車市場比例上升至71.7%(包括交叉型乘用車),基本接近汽車發達國家乘用車比例。
特點五:私人汽車市場發展快
2005年底,中國擁有汽車3160.7萬輛,而私人擁有汽車1848.1萬輛,占全國汽車擁有量的58.5%。汽車市場的消費主體,已由公款購車、集團采購為主,轉向私人汽車消費為主,開啟了汽車市場化的進程。
特點六:汽車商品出口發展快
前14年汽車商品進口總金額一直大于汽車商品出口總金額,而2005年發生了逆轉,第一次實現了汽車商品出口額大于進口額的歷史性轉變。2006年,汽車整車出口預計同比增長200%以上,其他汽車商品出口形勢也很好,且發展勢頭好。
特點七:中國汽車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
能源緊缺,價格上漲。2006年上半年,世界原油價格曾突破每桶75美元,進入下半年,呈回落態勢,但總體趨勢仍會是上漲的。
據專家預測,在較短的歷史時間內,汽車仍將以石化燃料為主。2006年國內燃料價格幾次上調,估計實施燃油稅的時間不會再拖很久。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受能源制約的形勢非常緊迫,所以國家大力發展汽車新能源的目標是2010年替代量不低于5%,2020年不低于20%。
環境污染嚴重,社會成本增加。大城市無論從污染物排放量還是從分擔率看,汽車已成為主要污染源。從國外的生物實驗結果看,汽車污染物對人體是有危害的。另外,汽車在生產過程中、報廢處理過程中以及汽車廢棄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使社會治理成本增加。
汽車安全不容忽視。中國汽車保有量雖然只有3000多萬輛,但每年因汽車肇事死亡的人數卻高達10萬人左右,給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這固然與道路、使用、駕駛等有關,但汽車的主動、被動安全性的提高,是勿庸置疑的。
另外,汽車產業應積極面對產能過剩苗頭的出現,積極應對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市場結構、投資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
注:如無特殊說明,文中均指國產汽車(不含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