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首批出口德國的3000輛車將于本月底在大連港裝船,駛往德國北部港口不來梅。國內一些媒體由此認為中國汽車開始擺脫“低質、低價、低端”的形象。
更早些時候,華晨宣稱中華轎車可以滿足歐盟的安全碰撞性試驗,該車也的確通過了正面碰撞,而且配載的三菱發(fā)動機完全可以達到歐IV排放標準。
然而尊馳并沒有達到滿足歐盟所有法規(guī)要求的整車認證。
而要達到歐盟整車形式認證,則要在完成基本的安全碰撞和排放環(huán)保要求之外,還必須滿足歐盟所有最新和最嚴格的其他相關技術法規(guī)。顯然,歐盟國家在不斷提高其市場的準入和技術標準,以便為本國市場提供更有效的保護。
迄今為止,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進軍歐美市場屢屢受挫,一個主要原因是僅僅滿足于把現(xiàn)有的內銷車型改善一下以期供外銷,當通過類似歐盟單車認證這樣取巧的方式將少量整車賣到歐洲后,便以為取得了發(fā)達汽車市場的通行證。
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歐盟和北美市場以及主動找上門來的合作伙伴了解甚微。實際上,幾乎所有躍躍欲試出口歐美的自主品牌企業(yè),都是在受外方的宣傳、承諾和影響之后才開始探索其可行性,許多公司又被外方合作伙伴的主動先期投入所吸引,認為找到了可靠的合作伙伴。殊不知,是低成本制造的中國汽車吸引了各國汽車進口商和經(jīng)銷商的眼球,如果能夠進口中國造汽車,那將是他們擺脫目前困境、開辟新財源的大好機會。
和其他外商一樣,德國HSO公司主動找到了華晨。根據(jù)對歐洲汽車業(yè)內人士的征詢,HSO公司主業(yè)并非進口汽車分銷,也沒有自己掌控的德國乃至歐洲的汽車零售網(wǎng)絡,HSO的兩大股東,一家從事汽車運輸物流業(yè)務,另一家是叫Schwabe Garage的修車行,其老板也就是HSO的董事長Sachs先生。該修車行以前做過福特的經(jīng)銷商,上世紀90年代初也做過韓國現(xiàn)代的進口車業(yè)務。
現(xiàn)在的問題是:HSO是否能夠憑借單車認證就能在5年內替華晨賣掉十幾萬輛中華轎車?HSO是否有能力幫助華晨取得歐盟整車認證?
對于快速成長起來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廠家來說,歐美市場是遲早要進的,但絕不能幻想在三五年內就能成功。似乎先行的失敗者們已經(jīng)意識到這一點,開始了某種不同的嘗試。夢幻汽車的布里克林宣稱,他將在美國設計開發(fā)車型,然后找中國車廠定制生產(chǎn)。戴克汽車公司已和奇瑞簽署代工生產(chǎn)經(jīng)濟型轎車的意向書。吉利汽車則剛剛宣布成立歐美汽車工業(yè)園,挖來了最近離開華晨研發(fā)高管職位的海歸趙福全掌舵,意在從頭開始打造專門為歐美汽車市場設計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