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混合動力系統研發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我們了解到,在國內推廣混合動力系統依然需要時間。
研發仍處在起步階段
天津大學曾經進行過混合動力系統的研發。該校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教授告訴記者:“我們采用輕度混合技術,發動機和電動機并聯,即發動機飛輪連接交流電機。
發動機不再有怠速工況,在車輛遇到紅燈和起步時,發動機關閉,僅靠電力驅動,此時車輛的燃油消耗量為零。當車輛行駛速度升高時,發動機啟動并開始輸出動力。 ”
據了解,奇瑞等國內企業推出的混合動力系統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有關專家認為,這是混合動力系統相對簡單的結構,節能效果有限。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院長李理光認為,當前,混合動力系統還存在很多沒有克服的技術難題,比如混合動力系統的電控系統(ECU)依然需要進口,發動機優化沒有搞好,可靠性不能保證等。因此,當前包括同濟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以及汽車企業都在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發工作。
姚春德表示,與傳統燃油發動機相比,混合動力系統的結構變化較大,而且所需電機在國內無成熟產品,基本上依靠進口, 因此成本很高。雖然已經有產品出現,但距離大面積推廣還有很長的路。
成本是無法逾越的坎
除技術以外,成本過高是限制混合動力系統推廣的最大阻力。
姚春德說,混合動力系統成本過高,使其推廣阻力非常大。以現在的油價,按一輛車一年行駛1萬公里、百公里油耗7升計算,一年的汽油費在3500元左右,還在用戶的接受范圍之內,而購買混合動力汽車要多花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混合動力汽車性價比并不突出,用戶難以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國家按照“863計劃”曾經撥款8億元投入新能源汽車研發,至今成果并不顯著。姚春德教授說,從實際推廣的可行性考慮,天津大學已經不再把混合動力系統作為科研重點。
當前,世界上比較成熟的混合動力汽車是豐田的普銳斯,其在美國的年銷量曾經有3萬多輛,但從去年開始,銷量開始下滑。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美國政府為推廣混合動力汽車,曾經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實施稅收減免以及混合動力汽車可以走公交車道等,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隨著普銳斯在美國銷量的增加,這些優惠政策被逐漸取消。因此,混合動力汽車價格過高的劣勢又凸顯出來,導致普銳斯現在的銷量下滑。
姚春德還指出,除了新車成本過高以外,混合動力系統更換電池組的費用也相當高,因此,二手的混合動力汽車很難賣掉。這就增加了用戶對混合動力汽車的憂慮,從而阻礙了混合動力系統的推廣。
“成本不降下來,混合動力系統就很難快速推廣。”這是業內專家的共識。-本報見習記者呂釗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