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達:國產化率提高 不必恐慌乘用車漲價!
全國乘用車聯(lián)席會秘書長饒達對乘用車新報出的數據感到意外。他表示,3月份的乘用車市場,比上月預期要好,批發(fā)數超過歷史最高水平,零售數也僅次于今年一月份的水平,大多數汽車生產企業(yè)對目前市場都感到基本滿意。由于今年推出新車型國產化率大幅提高,消費者完全可以消除對乘用車漲價的恐慌。
饒達說,上個月,由于CPI、PPI年初均大幅增長,加之人民幣升值,一些潛在用戶認為今年汽車可能漲價,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影響下,很多猶豫的潛在客戶買了車,很多準備以后買車的人提前買了車,這是3月份市場較好的原因之一。2月份受“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推遲買車的很多用戶也在3月份成了真正的汽車用戶。
根據今年前三個月的汽車行業(yè)運行狀態(tài)表明,今年漲價潮并沒有出現,年初很多企業(yè)還在銷售高峰時把促銷費降低。整個汽車行業(yè)的單車利潤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還有相當于車價0.3%的增長。他認為,這主要是由于:首先,產量大幅度增長,企業(yè)人數增長很少,勞動效率提高,單車的工資成本相應下降;其次,產量大幅度增長,每輛車所攤的設備折舊費、模具費等有所下降;最后,廠家降本增效的力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大大增強,今年仍是收獲期。
饒達進一步指出,不僅整車生產企業(yè)效益略有提高,零部件企業(yè)效益的提高幅度還略高于整車企業(yè)。因為近年來推出新車型的國產化率大幅度提高,因此零部件產量的增幅比整車還大,因此,今年消費者完全可以消除對乘用車漲價的恐慌。但也不排除個別企業(yè)漲價的可能性,因為各廠家的經營環(huán)境和思路的差距很大。
同時,他擔心,中國車企排產計劃目標過高,乘聯(lián)會最終統(tǒng)計的48個企業(yè)今年的排產計劃,總量很可能比實際市場高出10%以上。因此,很多企業(yè)將會與去年一樣完不成計劃。由于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的增速已經下降到10%,又處于輸入型通脹的陰影中,國內乘用車的市場規(guī)模已經很大,增長率下降是正常的事,估計今年的市場增長率很可能低于17%,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增長量約在100萬輛以下。
相關新聞:
奇瑞汽車本月率先漲價 上漲幅度最高達3%
車價會不會漲價現在難說 降價反正很難了
商用車已帶頭漲價 乘用車卻想漲不敢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