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1的3次方” 成就百萬輛奇跡
“2008年是東風日產實現夢想之年,也是1的3次方計劃的起始年……憑借新一代奇駿的下線,東風日產也成為國內產品系列最為齊全的汽車企業之一。”這是東風日產新一代奇駿下線暨百萬輛慶典儀式上,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任勇,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汽車媒體記者們所宣布的。也的確,東風日產合資五年多,就能在乘用車領域創造生產過百萬輛的如此奇跡,這樣的業績還是可圈可點的。
在今年年初,整個東風有限繼2003-2007年“2的3次方”計劃后,發布了2008-2012年中期事業計劃,在這個被命名為“1的3次方”的事業藍圖中,要求東風有限從現在開始的未來五年中,將上市15款以上新車型,最終實現年銷售汽車100萬輛和年銷售收入人民幣1000億元的目標。而這個宏偉計劃是否能得以順利實現,作為中國汽車行業最大合資公司東風有限乘用車主力的東風日產,必將是該計劃的一個重要支柱。
而東風日產引以為豪的多車型產品線陣營,則是東風日產能完成該計劃的主要保障。在東風有限規劃的15款新車型中,東風日產就占了不少,僅僅在今年,就上市了逍客、新天籟,加上剛發布的新一代奇駿,這樣的新產品推出速度,也是乘用車合資廠商中絕無僅有的。
讓其他車商羨慕的是,東風日產產品線相當完整,可謂兵強馬壯,產品線覆蓋A0級、A級、B級轎車、CrossOVER、SUV和MPV各個細分市場,可以說是車商中最全面的。而且更讓很多業界人士看不懂的是,東風日產各個產品并不是各個級別市場銷量中的領先產品,無論是天籟、頤達/騏達、軒逸、驪威,還是今年上市后在市場表現不錯的逍客,基本上都達不到各級市場前三名的位置,也沒有一款產品能成為月銷量破萬輛的市場明星。
然而,這些市場表現相當穩定的二流產品,組合起來產生的實力卻相當可怕,也正是依靠類似某些自主品牌汽車“多養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從而讓東風日產一直保持著整體廠商前六名的穩定地位。依靠眾多二流產品成就東風日產如此地位,這樣一個現象也是不得不讓業界思考的。
有位業界資深銷售主管曾經說,如果一個車商的產品線中,沒有一款主力產品能月銷量穩定突破萬輛,并且成為細分市場中的龍頭之一,那這個廠商是很難稱其為主流車商的。但是東風日產卻恰恰不符合這一定律,還就在新天籟上市前,業界有不少人士對這個產品心存疑慮,原因是老款天籟始終不溫不火,月銷量一直在四千輛左右徘徊,相對于全新換代的新雅閣,僅僅是中期改款的新天籟,能形成對目前占據B級車市場龍頭地位的雅凱聯盟實質性威脅嗎?
然而新天籟上市后,銷量迅速攀升到七、八千輛,打消了業界部分擔憂。盡管雅閣和凱美瑞幾乎不受影響地繼續保持旺銷態勢,但新天籟的上市,則打破了B級車日系和歐美系平分秋色的原有均勢,讓市場份額的天平迅速向日系車傾斜,這不得不說是新天籟優異的產品力,對B級車日系和歐美系潛在消費者之間的中間派搶奪十分有效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