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稅“單兵突進” 無燃油稅怎么行
9月1日起,新汽車消費稅政策正式開始實施,大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大幅提高。 毫無疑問,新消費稅初衷是提倡資源節約,促進技術進步。它將對汽車產業的技術升級,產品改進產生一定的影響。
相關新聞:
國際油價進一步下調 專家呼吁出臺燃油稅
論:燃油稅能否推? 國際油價下跌機不可失
油價接軌/工資脫軌 征燃油稅是第一途徑?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建議 今年應開征燃油稅
可是,眾所周知,能耗不僅與排量有關,還和技術水平、所用燃料和汽車使用頻率有關。有些車,排量雖大,但由于使用了混合動力、輕量化和稀薄燃燒等技術,能源消耗量并不大,污染也小。不分青紅皂白,也不管汽車買后開不開,都要上稅,這顯然欠妥當。
一般來說,要減少汽車能源消耗和尾氣污染,路徑有四條:一是減少現有汽車的使用率;二是控制汽車保有量;三是改變汽車消費結構;四是提高節能環保方面的技術水平。而汽車消費稅單兵突進,在我看來只是權宜之計。實踐表明,固然有一定的信號作用,但具體的市場作用則極其有限。試想,買得起200萬元車的人,會在乎那點稅錢嗎?
事實上,我們也看到,新汽車消費稅9月1日實施到現在,小排量車市場似乎依然波瀾不驚,廠家憂心忡忡,豪華車市場卻儼然“大賣場”,仍悠然自得。汽車業部分人士甚至聲稱:“政府的作為似乎一點也不了解汽車市場,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增加了國家稅收!
單靠汽車消費稅,遠不能支撐起推動我國汽車社會二次轉型的重擔。世界各國的經驗均表明,燃油稅才是“節能環!钡闹匾破。汽車消費稅的調整,是否意味著燃油稅將再次被擱置?從1994年到現在,燃油稅千呼萬喚出不來,無疑,最大的困擾來自于“費轉稅”之難,難在部門之間的利益牽扯。
我們知道,汽車消費稅將向廠商直接征收,也就是發生在生產環節。可以想象,這筆稅收將不可避免地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與燃油稅相比,新汽車消費稅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說明白了,仍是一種利益妥協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