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童年私密照片暴露得隴望蜀的野心
1980年6月25日傍晚,在浙江臺州路橋區李家村一棟簡陋的磚瓦房中,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格投射在一個熟睡的少年身上,他質樸的臉龐上掛著壞壞的微笑。這個羞澀又有些帥氣的小伙子就是李書福。那一天,正是李書福17歲的生日,這個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的少年得到了一輛夢寐以求的自行車,這是他當時最大的愿望。第二天早上,開心的李書福騎著自行車,在小伙伴面前擺起了Pose,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幅珍貴的照片(如下圖)。我們看到,李書福騎著單車的表情頗有些得意,他凌厲的眼神透露出一種鎮定自若的從容,也讓人深切地感受到某種野心的存在。
相關新聞:
計劃198萬產量 李書福豪賭的野心有多大?
張小虞:吉利熊貓是小車的典范
李書福:擺脫低端品牌 吉利停產4萬以下車
五大車標各分品牌 吉利汽車全線“更名”
拍下這張照片的相機是李書福用125塊錢鼓搗出來的。買一個鏡頭,然后買個皮老虎,再買一個裝膠片的東西,齒輪就自己做,閃光燈也是自己找人做,商店里1000多塊錢的東西,他用幾塊錢就搞定了。這架由他自己制作的相機成了他企業家生涯的最初起點。
17歲的李書福就這樣白手起家,先是給村子里的人拍照賺錢,后來又開了間照相館。當他27歲時,賺到了第一個100萬,他用這些錢建起了一家生產冰箱零配件的工廠,從生產鎂鋁曲面板的生意中賺到了幾個億。把自行車當成寶貝的李書福想都沒想到,20多年后,他會成為汽車界的風流人物。在這場基于信譽與勤勞的商業冒險中,這個鄉村知識分子用他勤勞好學的品性和瀟灑的做人風格,成就了一個小魚變巨鯨的土著傳奇。
李書福的發跡與他表面狂妄,實則沉穩的個性密不可分。他是一個勇敢的個體實踐者,但并不是一個冒失的家伙。他精打細算又善于下注,他的成功看似是偶然,實際上不過是他掌握了生財要領。他偷偷地突破了政策樊籬,在人們的懷疑聲中做大了自己,旋即成為新政策制定時的參考標準。這個過程充分反映了李書福的草根智慧,也證實了在制度有待改善的前提下,適當地鉆鉆空子是十分必要的。
李書福的智慧還在于他的大嘴。這張嘴雖然沒有美感,但卻相當性感。他一向霸氣十足,不僅在言語上對合資企業不留顏面,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戰略也看不上眼,甚至連賓利這樣的“老前輩”,也要算算人家有多少暴利才肯罷休。其實,這張嘴每次發話,都是有其鮮明的邏輯性的。李書福從來不亂說,一說就要說到消費者心坎里去,說到競爭對手直腸潰瘍里去。
農民企業家在中國有一大把,但只有李書福才能讓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成為報章頭條。不了解內情的人以為吉利利用了憤青的偏執和愛國者的熱忱,其實李書福根本不屑于那么做。1998年年底,第一輛吉利豪情下線,以4.79萬元的超低價成為中國市場上最便宜的兩廂車。那個時候,李書福就已經是名人了。而今,李書福的名氣和他的脾氣一樣與日俱增,并得了個“汽車狂人”的雅號,但他這么牛絕對不是因為“狂”,而是因為他“善賭”。
“我小時候喜歡賭。人家賭不過我,都是我贏他們。八九歲的時候,我贏了1塊錢不收起來,全放下;變4塊了,全放下…………32塊了,還是全放下。有些人贏了1塊錢,放5毛,贏了再放2毛,又贏了再放1毛,他贏的錢明顯比我少得多。但是我這種弄法,最后一次全沒有了,一分也沒有了。現在看看我們吉利汽車是什么樣子,我全押上去了。可能過5年以后,我就是一個窮光蛋。付出的是什么呢?就是這些。也許5年以后不是窮光蛋,那就是加倍收獲了。”李書福回憶說。
大手筆的資本運作,數十億元的車型投資,生產基地的全國布局,海外戰略的初具雛形,都透露出李書福四兩撥千斤的膽識與豪賭風格。那么,李書福的信心在哪里呢?吉利新建成的汽車研究院,先期投資就花了3.5億元。一旦投入使用,可使車型開發周期提速90%以上,每年兩三個新車型根本不成問題。李書福透露,吉利目前正在系統規劃零部件的設計和制造,從1.3升到3.0升排量的發動機都有涉及,還將開發配套的變速器。自主研發的關鍵零部件,將裝載在吉利未來的一系列車型上。李書福的底氣,也許就出自這里。
光是炒炒企業戰略,還不足以讓李書福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李書福的思維與財力能夠涉及的領域,幾乎都能聽到他的聲音。他向中國足球開炮,大膽地揭露足協的黑幕,聲稱愿意做個“污點證人”。他語出驚人:“這次中國足球沖出去了,但與我國經濟取得的成就相比,這算個屁…………只要看看裁判的收入與他們的住房、用車是否相符就足以說明問題了。一個官員拿了100萬會是什么結果,可是足球圈根本沒人管!”在他無所畏懼地爆出中國足壇猛料的同時,也搖身一變成為揭黑斗士。
更令人驚嘆的是,李書福用他天才的詩藝品格將趙麗華的“梨花派”打得潰不成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寒冬去,春天到,埋頭苦干靜悄悄。不要吵,不要鬧,自主品牌撐大腰。歐美風,韓日潮,崇洋媚外何時了?中國車,飛多高,奮戰十年變大雕!”詩句中蘊涵豐富的音律,充分掌握押韻與平仄協調的技法,體現出李書福俗中帶雅的詼諧意圖,讓趙麗華這樣的流氓詩妓自愧不如。
“這個社會最可怕的就是沒有欲望,沒有個性。這是一個進步的社會,發展的國家,允許人們有個性和不斷提高欲望,不斷有自己新的追求,只有這樣才能發展。如果我不張揚,我沒有個性,我不知道吉利集團今天會怎樣。”李書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