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置稅是引子 汽車業救市細則3月內出臺!
“購置稅后續的政策都是涉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國家信息中心徐長明向記者透露。在專家看來,“救市五條”中對支持自主創新以及新源戰略的發展,可以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在未來10年實現革命性的變化,這才是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中最為核心和關鍵的部分。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都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
該規劃明確指出,將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這也是政府首次將電動汽車確定為新能源的主攻方向。“這項扶持政策主要是由科技部來負責,通過連續3年對國內10個以上有條件的大城市,進行千輛新能源汽車的試驗,使我國到201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規模達到1萬輛。”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稱。
國際咨詢機構麥肯錫公司亦在近日發布一份名為《中國蓄勢待發:電動車的機遇》的報告,認為中國電動汽車研究,如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電池方面,并不比領先國日本有太大差距,國內已經有電池企業為美國、日本和意大利的電動客車提供電池。同時,中國的政府管理機制比較集中,政府如果大力推動,商業化的速度會比歐美更快。經驗表明,政府的支持和補貼是新能源汽車大規模走向市場的重要因素。
“還有很多振興規劃的內容尚未公布,細則落實有望在第一季度正式出臺”,據參與政策評審的專家透露。
稅率減收將止于市場轉暖 短期難改變產品結構
如果購置稅減半的政策沒有規定截止期限,東風本田總經理倉石誠司十有八九會決定馬上投產1.6L思域,可惜不是這樣。
“減收購置稅只是短期政策,目的是刺激消費,”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告訴記者,“1.6L以下以私家購買為主,對價格敏感度高,在轎車中,1.6L以下的銷量占份額接近60%,可以在較大范圍拉動銷售。如果明年的經濟形勢持續惡化,這一政策可能延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李京生亦向記者透露,因預計購置稅將促使車市轉暖,故只實行到年底,即便延續,也暫無擴大減免范圍的可能。“支持老百姓基本交通工具的消費”,李京生表示。
這種短期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產業結構,這讓大眾汽車中國副總裁蘇偉銘一時難以判斷形勢,“政策剛剛出來,我們也正在分析,不光分析自己,也會分析競爭對手的定位,但現在還沒有得出結論”,蘇偉銘上周告訴記者。
東風日產執行副總經理劉裕和也同樣在謹慎地觀望,“思域的發動機平臺本來就是1.5升至2.0升,從技術層面沒有任何問題。1.5L發動機和現在思域的1.8L發動機成本上沒有一點差異,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生產1.6的發動機,必須解決成本控制的問題,” 劉裕和坦言,“要看清楚政府新政頒布以后,對于整個市場到底有怎樣的引導作用。”簡言之,一旦購置稅調整的政策出臺,并對小排量明顯利好,為CIVIC擴充1.6L車型完全不是問題。
而比亞迪汽車公司副總裁廉玉波認為,要看政策是否具有延續性,短期不會對產品結構產生影響。
汽車專家賈新光則認為,在政策出臺前,產業結構實際上已發生了變化,那就是小型車又受到了廠家和消費者的青睞。曾幾何時,夏利、奧拓等小型車賣得異常非;鸨,持續到2006年,銷量開始下滑,但去年9月份開始,隨著比亞迪F0、吉利熊貓等車型的推出,小型車的銷量開始反彈,一舉扭轉了持續近3年的下滑趨勢,目前,轎車市場上1.6排量車型已占到60%。因此,此番政策對小型車的鼓勵應該是錦上添花。
至于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并重組、支持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等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則主要看各汽車廠商能在多大程度上用好這些政策,當然也得看車企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