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六代卷土重來 肩負還原大眾形象重任
10月19日,一汽-大眾第六代高爾夫上市,蟄伏了整整一代車型的高爾夫車型再度出征中國市場。大眾中國董事長范安德、一汽集團總經理徐建一親自到場“督戰”。
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型之一,高爾夫值得濃墨重彩。高爾夫是世界上最高產的汽車產品,銷量累計超過2600萬輛,是大眾乃至德國經濟騰飛的發動機。在汽車工業的歷史上,高爾夫定義了兩廂掀背車的概念,被稱為“現代文明的藝術品”。有評價認為,高爾夫之于大眾的重要,等同PC業務之于蘋果。
但翻開高爾夫在中國的歷史,卻并不光鮮。6年前,高爾夫在中國首次推出,是當時熱銷歐美的高爾夫第四代。然而當這款車在全球創下400萬輛銷售紀錄的時候,由于售價過高、兩廂車市場不成熟等原因,其在中國卻叫好不叫座,銷售慘淡,以至于一汽-大眾放棄了第五代高爾夫的引進。大眾也只是在2006年試水性進口銷售第五代高爾夫GTI。要知道,GTI只是高爾夫頂級車型,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打造的全民車形象,尤其難以貢獻銷量。
現在,高爾夫第六代卷土重來。考慮到大眾旗下多數量產車型均已落戶中國,高爾夫第六代的國產對大眾意義特殊。根據大眾總裁文德恩2018年趕超豐田的時間表,屆時大眾中國區業績要再翻一番,達到200萬輛。其中,一汽-大眾、上海大眾都要分別成為達到百萬輛規模的轎車企業。(經濟觀察報)
因此,在全球助力大眾攀登高峰的高爾夫第六代,國產后,將是肩負起大眾中國“2018”戰略,以及一汽-大眾百萬輛轎車企業目標的王牌車型。
有了第四代的前車之鑒,之所以敢給高爾夫第六代賦予如此重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安鐵成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第四代高爾夫國產曾滿足了一批消費者,至今開過這款車的人沒有人說這款車不好。只是當時中國的兩廂車市場并不成熟。現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車型已經百花齊放,兩廂車大行其道,消費者日益成熟,作為兩廂車的鼻祖,高爾夫再戰市場,我們信心十足。”
在安鐵成看來,“高爾夫在性價比、安全性、操控性、動力性、舒適性、環保方面已經是同級別車市場中一個標桿,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一種追求,代表一種生活的品質。”
安鐵成還強調,“對于一汽-大眾來說,高爾夫第六代不僅僅是引進一款車那么簡單。它不僅進一步完善了一汽-大眾的產品線,大大提升了我們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而且體現了一汽-大眾從A級到C級全系轎車成熟生產基地的實力。”
事實上,安鐵成的話并不過火,高爾夫之于一汽-大眾的另一層意義是品牌形象的蛻變。在中國,捷達近20年的熱銷給一汽-大眾和大眾品牌本身烙上了陳舊的形象。從新寶來開始,一汽-大眾就在有意識的控制捷達銷量,希望以品質和技術的賣點成為大眾品牌形象的濃縮。高爾夫正是這樣一款車型,被寄予徹底還原大眾品牌形象的重任。
為了讓國產第六代高爾夫找到曾經熱銷歐美的感覺,一汽-大眾將國產車型空運到德國狼堡,再開回長春,并給了高爾夫第六代一個“驚喜”的價格——最終定價11.88萬-16.68萬元之間。
發布現場有人認為價格仍然偏高,但記者采訪的多位關注高爾夫第六代人士則認為,“這樣的價格已經很好,尤其16.68萬元款是配置了大眾王牌技術的‘1.4TSI+DSG’車型,各項技術配置等幾乎一步到位。”
不過,由于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普遍熱銷,一汽-大眾產能吃緊,安鐵成給第六代高爾夫只制訂了5000臺的銷售目標,希望其擔負的銷量重任能在未來幾年體現。(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