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的轎車市場與10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簡直是群雄并起!此時才殺入上海的美國通用公司當然不能跟在上海大眾后面亦步亦趨,它只能挾全球汽車業霸主通用公司的各種優勢資源,選擇快速推進的發展戰略,迅速搶灘中國的汽車市場。
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是德國的著各戰略思想,將此戰略思想移植到商戰中,不失為一種創造。在沒有對手,或者對手明顯弱于自己的態勢下,此戰略可以避免莽撞沖動,而且前后搶占的據點可以形成一環扣一環的鏈錘,攻城略地。由于據點間互相呼應,因此不易被對手攻破。在穩扎穩打的戰略指導下,上海大眾確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85年到1995年是上海大眾的黃金10年。從1985年的1691輛到1995年的近16萬輛,上海大眾幾乎全是滿產滿銷,生產多少就能賣出去多少。
上海大眾干了19年,單從轎車產量和產品來看,它已經從當初年產1691輛起步到目前年產30余萬輛,產能提高了整整176倍;產品從單一的普通型桑塔納,擴展到桑塔納2000、帕薩特B5和波羅4大系列;擁有3個整車廠和2個發動機廠。
經過19年的穩扎穩打,上海大眾已經形成了領先對手的五大“核心競爭力”,不僅建設了國內最先進的工廠,還在開發技術的硬件設施方面投資了15個億,擁有目前中國設施最完善的技術開發中心,還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轎車專用試車場。其次是制造能力,目前上海大眾已形成三大平臺、四大系列產品、45萬輛的生產能力。第三是擁有國內最完善、最具有競爭力的零部件配套系統,其中80%的企業具有產品開發能力。第四是建立了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銷售服務系統,上海大眾和上汽大眾銷售公司在產品規劃、生產、銷售和服務各方面始終協調合作。“大眾速達服務隊”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為維修站提供技術支援。第五是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他們有技術、有經驗、有能力,是上海大眾最寶貴的資源。
毋庸諱言,上海大眾的穩扎穩打的戰略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還在于其他外資汽車公司忽略中國市場時,德國大眾搶占了先機。因此,上海大眾獲得了許多優惠甚至壟斷的條件,既有來自中央政府高關稅政策的保護,又有來自上海政府各種優惠政策和行業上的傾斜。
一旦它的同父異母弟弟———上海通用誕生了,它的壟斷地位也就消失了。上汽集團在與通用汽車的談判中,不讓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在同一檔次車型上競爭。有了這條重要的保護措施,才使得上海大眾的桑塔納在中低檔轎車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但上海大眾穩扎穩打的戰略的弊端還是顯現出來了。
在一個群雄并起快速變化的市場中,還是固守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戰略,則不免太固步自封,太缺乏進攻銳氣,步步還未設立營盤,先前修筑的營盤可能已被對手占據。不過,從上海大眾的角度講,下一步邁向何方實在是費思量,因為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大利潤和高風險的共生物。因此固步,則難免被動挨打,被眾對手“螞蟻攻鲞頭”般地蠶食市場份額。
1996年是一個轉折點。當年,上汽集團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合資辦廠談判進入了關鍵時刻,可能是為了牽制噪動于母腹之中的同父異母兄弟———上海通用,上海大眾產能從20萬輛一下子增加50%,達到30萬輛的水平,但是當年生產的30萬輛轎車只賣出20萬輛。雖然可以用銷售環節沒有跟上解釋,但是對于10年來順風順水的上海大眾,還是不小的打擊。
1997年,上海通用如期誕生。上海大眾就把產量降到了23萬輛,陡降23.2%。此后上海大眾的銷售數字就一直徘徊在23萬輛。
1998年12月上海通用第一輛別克下線,1999年上海大眾遇到了歷史上第一次銷售下降,雖然只是下降了很少的4321輛,但上海大眾“獨養兒子”的好日子到頭了。如果沒有推出新款桑塔納2000型,上海大眾銷量下降得會更大。
選擇快速推進的發展戰略,確如給上海通用裝上了風火輪盤。由于上汽和通用公司的精誠合作,使上海通用汽車的建設速度格外驚人,從動工到第一輛新車下線,僅用了短短23個月,開創了世界汽車建設的新紀錄。
1998年與全球同步上市的別克新世紀轎車的登場亮相,給了中國汽車市場耳目一新的感覺。別克當年投產、當年盈利,但上海通用并沒有盯住這一款車型,“一種車型包打天下10多年”的歷史已經結束。多種車型、多種配置的多元化產業戰略,助推快速推進戰略異軍突起。
2002年12月2日,隨著一輛嶄新的別克轎車緩緩駛出,上海通用轎車年產量突破10萬輛大關。1998年12月,第一輛別克新世紀轎車下線。從零起步到年產10萬輛,僅僅用4年,這是中國造車史上的新紀錄。在這之前,上海通用汽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紀錄:最快的建設速度;最短的盈利周期;最短時間內形成產品系列化;首個實現中高檔車出口……
當沒有看準市場所需,快速推進戰略難免成了不顧及風險的毛頭小伙的蠻干冒進。2000年4月,上海通用誤以為市場高檔車需求旺,推出新款別克GS轎車,三個月后,又推出別克G型轎車,這種連續推出新款車的速度的確創造了我國汽車史上的新紀錄。但2000至2001年初則遭遇了銷售衰退,日銷量甚至不足100輛。主要是受到了日本車系的有力挑戰,并隨著更多競爭者的加入,別克高檔轎車面臨了巨大的市場壓力。
[上一頁] [1][2][3][4][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