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車動態”短信訂閱,第一時間看最熱、最激、最精彩的資訊!還猶豫什么?快快加入訂閱吧!
![](/news/yjpl/medium/10308/pic/030806k2007gol2.jpg) GOL的兩門不是錯
上海大眾給GOL兩門版用的廣告語是“實在難得,只要有GOL”,這句話用在GOL身上的確很恰當,我們應該感謝上海大眾為中國的購車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車型分類。
高爾與賽歐和派力奧有著同樣的血統,也來自巴西,而且這三款車的原型在巴西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三巨頭”。以1999年為例,高爾在巴西的銷量為27.45萬輛,派力奧為22.36萬輛,賽歐為22.24萬輛,而其他車型均在10萬輛以下。
現在高爾在中國的銷量無論與賽歐還是與派力奧相比都還有一定的差距,這當然有高爾上市較晚、車型配置較單一、延伸車型還沒有上市的原因。但這些并不是高爾沒有取得佳績的全部理由,媒體和市場大多把原因歸結為高爾采用了兩門的型號不適應中國人的需要,事實并不是這樣簡單。
兩門轎車是一種在國際上非常成熟的設計,兩門不僅節約了汽車的生產成本,同時與四門汽車相比,整車的剛度更強,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對駕駛者來說,由于兩門汽車的B柱后移,前門的尺寸和開啟大而且方便,操控性能也優于四門汽車。這也是許多跑車和轎跑車采用兩門設計的原因。兩門轎車并不是一種廉價、落后的設計,恰恰相反兩門轎車是時尚、前衛的象征,以寶馬3系列轎車為例,相同的配置,其兩門版比四門版售價還要貴一些。
中國人雖然更喜歡傳統的四門三廂轎車,但相信中國人的觀念并非是食古不化的,如果廠商進行一定的引導,中國人能夠很快地接受新鮮事物。
小車省油,門子又大,上車容易。這是許多兩門高爾的購車者的評價。四門僅僅是為了后排上人方便,與前排無關。眼下,但凡是私家車基本上后排都是空的,兩門就夠了。即便是偶爾多坐倆人,也不算是太麻煩。
配置誤遭詬病
無疑“中國第一款兩門轎車”是高爾不可替代的特征,但上海大眾在宣傳高爾時卻用了“上海大眾GOL,度身為中國市場和路況而設計。無論在外形線條,內飾設計,質量水準,安全匹配,經濟環保等各個層面,
GOL均實現了經濟型轎車性能和價格比的完美平衡”的詞句,并沒有用時尚、前衛來包裝高爾,取而代之的是“高品質”、“超值感受”作為吸引消費者的賣點。可車子真如宣傳所言嗎?尤其是在高爾上市發布會時就推出了售價7.5萬元的導入型,因其連最基本的制冷空調和收音機都沒有配備,而遭到媒體非議,甚至有人干脆稱它為“裸車”。
其實,如果上海大眾推出高爾時,先推配置齊全的舒適版,這樣可能高爾的口碑會好很多。這樣讓大家看到等了很久的“小跑車”不但該有的配置都有,而且9.83萬元的價格還非常具有競爭性。因為就舒適版的車本身而言,和賽歐、派力奧、夏利2000、奇瑞、羚羊、嘉年華、FIT、千里馬、菱帥等競爭對手相比,都有不少優勢。
突破重圍需有制勝法寶
高爾的內飾失去了德國車,特別是德國大眾小型車的一貫小而精致的傳統。高爾的內飾說不上粗糙,但明顯沒有德國大眾主打車型LUPO、POLO、GOLF那樣賞心悅目。消費者從各種渠道得知大眾出了一輛新車,但到汽車銷售商那里一看才發現,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內飾的品質與普桑差不多,消費者的失望可想而知,接下去打消買車的念頭也不奇怪了。
高爾的內飾與其市場上的競爭對手相比也沒有什么優勢,高爾座椅的厚度明顯比不上賽歐和派力奧,給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理想。這次高爾的四門版也沒有對內飾做大的改動,不知消費者對它的印象是否會隨四門而有所改變。
“經濟型轎車”是上海大眾給兩門高爾的定位,但“經濟型轎車”的細分市場已經有夠多的車型在爭得頭破血流,高爾作為一個后來者想從中突圍必須拿出制勝法寶。
目前購買高爾的車主多是時尚男性、單身族和丁克家庭,要想吸引“易接受新事物,追求個性的年輕人”的上海大眾自己確定的用戶群,就不應該在價格上做過多的糾纏。上海大眾應該另辟蹊徑,抓住那些細分目標用戶。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