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圍繞著奇瑞公司銷售總經理孫勇離開奇瑞公司的話題成為了中國汽車界的一大新聞熱點,筆者也禁不住聊上幾句。
孫勇年初“上課”與此次“下課”的兩則消息給了筆者以同樣的感覺:突然。
孫勇“上課”伊始,筆者為奇瑞公司的用才之道所嘆服,原因很簡單:一家蒸蒸日上的、被譽為中國汽車界“黑馬”的奇瑞公司竟然將長時間故意“閑”著的銷售總經理的“寶座”拱手相讓給半路殺出的一位記者,也就是說,當今中國,一些記者辭職下海擔任某公司的公關經理不足為奇,但記者直線擔任某知名公司的銷售總經理恐怕是罕見又罕見,也正因如此,孫勇“上課”當時成為了中國汽車界的一大新聞熱點。
孫勇“上課”是熱點,其突然“下課”,自然更是熱點,因為這一“下課”給了人們以更多的時間來做一些理性的思考。也正因為“孫勇下課”,使人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被媒體較長時間忽視了的話題——“奇瑞現象”。
作為國內迅速崛起的一家汽車公司,奇瑞公司曾被國內冠以“奇瑞現象”而加以研究。
2002年北京國際汽車展期間,奇瑞銷售副總經理金戈波接受了筆者的采訪,他說,公司一直不設總經理這個位子是為了表明公司要不斷進取,同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
而曾為汽車媒體記者的孫勇在出任奇瑞公司銷售總經理前寫過一篇剖析“奇瑞現象”非常深刻的文章。文章要點是:奇瑞之所以發展壯大是因為它真正圓了中國家庭轎車的夢想——價格適中(10萬元),外形大方。也就是說,奇瑞的售眾對象無疑是廣大的普通家庭。
[1][2]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