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CAP的規則中,圓柱碰撞是這樣定義的:“為了鼓勵汽車生產商進一步保護乘員的頭部安全,歐洲NCAP特地引入了圓柱碰撞。側面安全氣囊有助于乘員在這種碰撞條件下的提高生存的可能。在最新的實驗里,被測車輛以29kmh(18mph)的時速沖向一直徑為254mm的剛性圓柱。因為圓柱相對車身十分狹窄,因此通常會從側面沖擊進車內。”
大家請再記住這個數字:29KM/H。
就是這個,這個就是答案。
為什么在NCAP測試5星的雅閣會斷裂?答案就在這里。
NCAP測試能夠承受的測試速度居然只有區區29KM/H。沒錯,圓柱碰撞就是這么可怕。
我們再看看雅閣婚禮門事件的回放。根據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出具的《質量鑒定報告》:婚禮門事件中的事故車,是以83.4KM/H的速度側面撞擊高速公路的剛性隔離墻。
83.4KM/H!!!
還記得筆者讓大家記住的幾個數字嗎?64KM/H、50KM/H、29KM/H。這些標準都遠遠小于83.4KM/H。而相對于圓柱碰撞的標準,婚禮門事件的碰撞力幾乎是NCAP規定的3倍。
再看看NCAP規定的圓柱寬度:254mm。有多寬呢?一張A4紙面只有210mm。
而雅閣車碰撞的剛性隔離墻有多寬呢?上過高速的朋友都很清楚。大概只有A4幅面的一半而已。
按照壓強的關系,這幾乎等于將撞擊力再放大一倍。
這就意味著,婚禮門事件中的雅閣,是以約160KM/H的速度參加NCAP規定只有29KM/H的測試。大約需要承受5.5倍于NCAP標準的力度。就算是拿到NCAP的5星的車型,我想,在撞擊力放大5.5倍之后,還能有什么作為呢?
還記得NCAP 的標準是怎么描述圓柱碰撞的嗎:“因為圓柱相對車身十分狹窄,因此通常會從側面沖擊進車內”。
這就是雅閣斷裂的原因:高速碰撞的圓柱體如同一把鋒利的鋼刀,輕松的撕開了整個車身。
更何況,筆者還未算上此次事件中那隔離墻的高度,只有1m多一點。這無疑又將這把刀磨得更加鋒利。
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媒體和個人,幾乎都不假思索的得出結論:質量缺陷。而且,此次事件引起的熱烈程度,甚至比薩達姆被捕還強烈。
作為技術工作者,筆者不否認,大多數媒體和個人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來分析此次事件。但是,就算是汽車界的專業人士,大多也礙于民族感情,不愿為日本車說話;抑或樂衷于分析雅閣車本身有多么大的缺陷,卻始終無人從根本角度考慮這次事件,那就是:這種強烈的沖撞,是否是汽車本身能夠甚至是應當承受的?
罵人也要罵對人。某些人或民族雖然可惡,但如果不嚴謹不科學不加以分析的胡罵一通,他們是不會怕的,因為,你確實罵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