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如需轉載或者投稿,請致信:Jenny@pcauto.com.cn
對于車皮厚薄并不能直接影響安全性這一點,在筆者看來本已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但是發現許多讀者對于這一點還是心存懷疑,最近更是在太平洋汽車網內看到一篇名為《老沈侃車--"鋼板厚薄之爭"在爭什么?》的文章,繼續就此問題發表了看法,大概是說:"薄厚鐵皮兩車相碰,薄鐵皮首先形變,一旦形變即開始吸收能量,最終結果一定是薄鐵皮的車吸收全部碰撞能量,而厚鐵皮的車則毫發無傷",其中更以雞蛋相碰為例,強調車皮對于安全性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實際上,老沈同志也只是對另一篇所謂專家論證的文章發表意見而已。我不知道老沈同志有沒有真的拿雞蛋做過試驗。反正筆者是沒有這么無聊的,但為了看看究竟是什么理論讓老沈同志如此認同,筆者還是懷著極大的耐心找到了老沈同志引用的那篇文章。
全文摘錄如下:
專家解釋鋼板厚薄與汽車安全性的關系
當前汽車的碰撞實驗的一個陷阱就是:不同車型都是對著質量和強度都是無限大的被撞物沖擊。然后以此作為證據,來證明自己汽車的安全性其實是差不多的,這是極端錯誤的。舉個例子:拿雞蛋對著鍋臺碰,你可以發現所有的雞蛋碎了,而且都碎得差不多,于是可以得出雞蛋的安全性都差不多。可是你拿兩個雞蛋對碰呢,結果是一邊損壞一半嗎?錯!你會發現,一定只有一個雞蛋碎了,同時另一個完好無損!
問題出現了:為什么對著鍋臺碰都差不多,但是雞蛋之間對碰卻永遠只有一個碎了?這個實驗結果與汽車碰撞有關系嗎?
原因就在于:當結構開始潰敗時,剛度會急劇降低。讓我們仔細看一下雞蛋碰撞的過程吧!1,兩個雞蛋開始碰撞一瞬間,結構都是完好的,剛性都是最大;2,隨著碰撞的繼續,力量越來越大,于是其中一個剛性較弱的結構開始潰敗;3,不幸發生了,開始潰敗的結構剛度急劇降低,于是,開始潰敗就意味著它永遠潰敗,于是所有的能量都被先潰敗的一只雞蛋吸走了。
我們再看看汽車之間的碰撞吧(撞鍋臺,大家的結果當然都一樣!)。1,開始,兩車的結構都是完好的,都在以剛性對剛性;2,隨著碰撞的繼續,力量越來越大,于是剛性較弱的A車的結構開始潰敗,大家熟知的碰撞吸能區開始工作;3,不幸再次發生,因為結構變形,A車的結構剛度反而更急劇降低,于是開始不停的"變形、吸能";4,在A車的吸能區潰縮到剛性的駕駛倉結構之前,另一車的主要結構保持剛性,吸能區不工作。
結論:兩車對碰,其中一個剛度較低的,吸能區結構將先潰敗并導致剛度降低,最終將承受所有形變,并吸收絕大部分的碰撞能量。
這就是為什么你總可以看到,兩車碰撞時,往往一車的結構幾乎完好無損,另一車已經是稀哩嘩啦拖去大修!
版權聲明:系太平洋汽車網評論團成員旺財獨家稿件。版權為太平洋汽車網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文章系作者本人觀點,與太平洋汽車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