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田公司正式入住中國以來,對于中國市場他們始終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但是幾年下來,在中國市場的遭遇讓豐田清醒了許多。
首先是豐田引以為榮的精益生產方式,在全球統一的營銷管理模式在中國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比如訂單制的生產銷售模式,因為零庫存的經營理念,用戶購買一輛新車需要經過漫長的候車過程,很多消費者直接移情別戀去購買其他廠商提供的現車。
還有所謂的剛性價格,一款搭載過時發動機的小型車,依然能夠賣出一個高價錢。當別的廠商動輒數萬元的降價行動的時候,豐田卻采取5000元的優惠活動。這樣的作法對于一貫重視真金白銀的中國消費者來說是不明智的。
還有吝嗇的本性,當初的威馳上市,大家都以為迎來VVTI的新技術,沒有想到卻是5A的發動機來對待大家,隨后的花冠號稱世界同步車型,卻也有偷工減料的嫌疑,還有當年的豐田霸道事件,剛性價格在中國市場不斷出現的降價風潮的反差,最終讓豐田不得不屈服于現實的壓力,在堅守了一段時間后不得不大幅度降價來謀求生存。
豐田公司最感覺自豪的是其產品的內在質量,對于此,時任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總經理古谷俊男說:只要你開豐田車,不管經過三五年,還是八九年,我們的車不會變形,非常可靠。可靠的質量成為豐田在中國市場的唯一法寶,但是現在呢?剛剛購買的皇冠和銳志新車,就大面積出現了漏油的現象,難道這些就是豐田公司所謂的質量保證?如果連質量信譽都失去了,豐田在中國還剩下了什么?
造成“漏油事件”的原因,從表面上看,是因為生產裝配中的失誤,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呢?豐田給自己確定了在中國市場的宏偉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們目前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而低價上市成為了開創市場的關鍵手段。對于這一點,豐田公司已經從皇冠尤其是銳志的上市看到了希望,以一款低于對手價位的車型上市,再加上豐田品牌的巨大感召力,這兩款新車在上市后讓豐田真正找到了勝利的感覺。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在剛剛取得了一點勝利戰果的今天就出現了利空的消息。媒體分析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豐田為了大幅度降低新車成本,不得不在中國盲目提高新車國產化率,所以造成了“漏油事件”的發生。對于這個問題,筆者不置可否,因為豐田一直提倡的作法是:為了保證在中國生產的豐田車也是全球同一品質,對于零部件采購都是要求零部件商按照豐田的方式來做,必須符合條件才可以納入采購的體系。如果銳志和皇冠的零部件存在問題,那么讓我們感到疑惑的正是豐田對中國市場的質量控制和其企業內部管理是否存在問題。
直到昨天,我看到廣州豐田的凱美瑞上市了,最低售價19.78萬元,這個價格確實低于同級對手,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但是我同時又看到了豐田公司大肆宣傳“凱美瑞上市即達到了70%的國產化率”,我真的很疑惑:國產化工作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但是凱美瑞會不會漏油呢?
相關報道:
銳志漏油終于惹來官司 車主起訴一汽豐田
一汽豐田皇冠、銳志身陷“漏油門”
一汽豐田“REIZ銳志滲油”情況的說明
一汽豐田表示道歉但不會召回漏油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