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原創  臺灣車友對中國大陸汽車及車市之看法

    2006-08-21 09:20:09 來源: pcauto 作者:KENT林國堅

    話題一:你會否考慮購買大陸生產的車?

      網友 迪迪:

      目前世界各大車廠均有在大陸設廠生產,品質也漸漸的跟上國際水準,若未來開放中國大陸汽車來臺銷售,在品質認可,且價格只要國產車車價的2/3 or 3/5,你有考慮會購買嗎?

      網友 FlyCall:

      只要夠便宜,印度制的我也買!但在臺灣,一般是都會小車比較適合給他們生產。

      網友 飄渺的云:

      短期內大陸的品質成熟度還不夠。難道大家都沒看到新聞報導大陸吃的用的,不是黑心貨就是偷工減料掛羊頭賣狗肉,消費者追求低廉售價的物品是無可厚非,但是品質還是要擺第一。吃的東西是黑心貨下次大可不買,但車子可不是開一二天幾個月吧?

      網友 迪迪:

      沒錯!以目前中國大陸的制造水準也許還不夠,但十年前有人會想到【現代汽車】進入世界第七大車廠,品質已經不是大家印象中像是【破銅爛鐵】的車子,而是已經達到國際水準。

      可想像的也許3年后,也許5年后,中國大陸就會有一家車廠進入前10大甚至是五大,韓國會進步,中國也會進步,產品一定是往成本低的國家去制造,銷往高成本的國家,汽車也不例外,中國大陸的車廠,也會將在中國大陸生產的車子,銷售至世界各國甚至回銷自己的國家,臺灣加入WTO后也無法例外,未來買到世界五大車廠在中國大陸生產的車子可能性極高,只不過在中國大陸生產的車子,值不值得用那么高的價格購買?

      網友 FlyCall:

      加入WTO后,進口車現在還有所謂的"配額",超過數量,則課稅很重,好像民國100年以后才會取消,目前因"配額"的關系,很難進口劃算的進口車。

      網友 iv1602:

      現在很多車都是"世界車",包含抹某南部車廠,不殺價,零件多來自東南亞,還不是賣的嚇嚇叫?大陸也非全部自產,很多也是進口件,我想只要不是大陸自己設計而是國際大廠的都有一定品質吧。

      網友 Queen:

      中國大陸有豐田皇冠凱迪拉克CTS,AUDI A6,BMW 5,全都是世界第一流的PREMIUM SEDAN。臺灣CAMRY,TEANA等本地產旗艦,和大陸相比只能說是菜頭比蘆筍。當臺灣"肝沒力"(編者注:CAMRY)熱賣的時候 ,大陸已經在開LEXUS GS底盤的MARK X。

      網友 Richard:

      小弟剛好對韓國貨也是敬謝不敏,盡管賣得再好,我只看品質,大陸造的車也一樣,將來他們的品質會進步,也是等將來再考慮要不要買...

      網友 浮云:

      當然不排斥,多元化的社會,愈多的選擇愈好。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現行整車進口關稅24.6%,再加上貨物稅是以關稅完稅價來計稅,2000CC以下小客25%,2000CC以上小客35%。換句話說由于稅上加稅,買進口車你要多負擔的不只是關稅,還有關稅衍生出來更多的貨物稅。在這種劣勢的計價標準上,“價格只要國產車車價的2/3 or 3/5”,可能嗎?

      臺灣產1600CC,實價50萬來說,貨物稅,營業稅約莫是12萬元。
      進口1600CC,實價50萬的2/3是333333,他可是要負擔營業稅,貨物稅,關稅,運費保險港口捐等....可能嗎?
      擺在眼前的事實,GEN.2都比豐田三菱的車貴。

      網友 黑咖啡:

      我是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我自己的觀察是:大陸合資車廠(不包括自主品牌)的組裝已經接近國際水準,但不表示大陸生產的汽車已具備國際品質,問題還是看車廠的良心。

      廣州本田今年開始外銷Jazz(Fit)到歐洲,但車廠也不諱言,外銷的Jazz為適應"當地法規",和在大陸銷售的Fit"規格略有不同". 雖然從未被承認,但明眼人都知道,日韓汽車公司在大陸生產的車多多少少都有"降規"的改動,當然他們不會說是偷工減料,而是美其名說"適應中國路況","配合當地使用情況"...等等. 而歐美車廠這方面頭腦就不會轉,可以說比較"笨",鈑金,保險桿等基本上都維持原產地的水準,最多就是取消幾個氣囊,不會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動手腳。

      一個大陸汽車雜志做過大陸Corolla和臺灣(Altis),澳洲的對比,就發現大陸Corolla少了一些隔音膠條,墊片,塑膠材質較差,有毛邊。 這還僅僅是肉眼比較,沒有去測量鈑金,底盤,這家雜志還就此訪問和泰人員,但和泰以不方便評論未做回應。連TOYOTA都如此,其他車廠可想而知。

      如果有一天大陸生產的汽車可以進口臺灣,我個人認為歐系車還可以考慮,日韓系我沒什么信心。

      網友 活塞

      因為中國大陸關稅原因,這部分車不可以臺灣銷售。不過有沒有偷工減料,開過廣州飛度[FIT]在做評論下定義比較好。小弟以為:除了外形比較[獨特],飛度相當接近POLO水準了。價格更是實惠!而且,可以參考海外財經評論,上海通用汽車[GM]質量水準已經達到亞洲第一。廣州本田則是本田海外工廠質量水準第一。是不是吹。兄臺自己試過才會比較有自己判斷力。

      網友 黑咖啡:

      我不但開過,我自己就有一臺廣州本田FIT 1.5 CVT三廂版,好開省油沒話說,但是否接近POLO,我沒開過POLO所以不敢說,總之我還是非常滿意FIT的品質表現。不過我也曾親眼及多次在網路上看過FIT在車禍中的慘狀,我自然會懷疑是不是在日本的FIT也那么"軟"?

      我相信大陸車廠能造出好車,但我確實懷疑他們的母廠是不是用原產地的標準在大陸生產,尤其是日韓系車。就連在臺灣生產的汽車都有不少人懷疑偷料,更不要說大陸了。


    在臺銷售的豐田Camry

    話題二:臺灣人的購車水準還不如大陸!

      網友 香焞:

      臺灣人的購車水準還不如大陸!不然;為什么VIOS會那么多?臺灣的VIOS只有引擎好一點....其他的都和大陸的VIOS沒什么不一樣!大陸的VIOS有一項比臺灣的VIOS好!大陸的VIOS全車系都附有"前后防傾平衡桿"!臺灣的VIOS要到1.5G這等級才有!

      VIOS只在落后國家銷售! 落后國家的人民沒有達水準以上的常識!所以這輛車只能在落后國家銷售的!在先進的日本、美國皆無銷售! 因為日本人民、美國人民的購車水準是不會買這樣的車。

      網友 H.KAZAMI:

      請不要動不動就說沒水準的車賣到沒水準的臺灣這種話啦,別那么激動嘛!又沒逼你我買!再說VIOS的底盤是和日本Vitz(歐洲稱yaris)一樣的NBC底盤!當初美國COROLLA還不是緊急改用臺規造型上市?難道這就能說美國市場比臺灣市場水準還低嗎?

      網友 毛毛:

      vios除了引擎外還有諸多不同,方向盤不同,后座座椅也不同。比較起來大陸版的車比臺灣版豪華。

      不過臺灣國民平均所得約為中國大陸10倍。vios在臺灣售價從43.2-53.9萬,屬消費族群的底層,當初本就鎖定再6年級的消費族群,而在此一族群內眾多女性車主,車內有無平衡桿,并不重要.0-100加速快1秒慢1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車價,油耗,經濟性的問題,所以為了壓低車價連引擎轉速表,水箱溫度表都省了。

      而中國大陸連腳踏車都還要領牌照的社經結構,買的起車的人,就屬消費結構之頂層,自然比較在意車的豪華與否,才會有中國的vios比臺灣的配備好的情況,不過vios在中國大陸售價11.5。19萬人民幣,幾乎跨越了vios至camry級距,拿camry和中國大陸vios頂級比較,孰優?

      網友 Imhotep:

      樓主的說法似乎有意識型態做祟的嫌疑,在商言商,只能說大陸市場與臺灣市場有著截然不同的特征,導致行銷手段必須因地制宜地去調整,不過以大陸如此廣大土地開VIOS這種1.5的車,并不適合長途跋涉,反而在臺灣還比較適合些,到底誰被當傻子還很難說,這也與Toyota的行銷策略有關,如果連賣個車都不忘要羞辱中國人,那未免也太過度反應了,大不了不去買就是了。

      網友 褟褟米:

      因為興趣使然,小弟曾經比較過兩岸間VIOS的差異及對岸汽車網站上的報導。對岸汽車網站的報導質疑(好像也有些不平):為何大陸VIOS用的是舊的引擎而臺灣上市的用的是新引擎?

      其實就兩岸的汽車市場上的發展差異上來看,對岸是發展中市場,也可說是較偏向于賣方市場;臺灣已屬于成熟市場,也可說較偏向于買方市場。

      TOYOTA在對岸推出的VIOS使用舊引擎,小弟相信是因為他們覺得這顆引擎還有剩余價值。雖已不合臺灣消費者"嘴刁"的胃口,但是尚可使用在大陸這個市場,而且可獲取較高的利潤;而臺灣消費者胃口較刁,不用新引擎難獲其青睞,雖說使用新引擎未必會使其獲利提高,但為了鞏固市場占有率,也為了符合臺灣人的胃口,還是要盡量使用較新的東西。

      至于懸吊系統及其他配備,因為沒注意過,不適合發表任何說法。但是,我還是相信,任何配備上的差異,都是因為四個字:行銷策略。

      TOYOTA是一個全球化的汽車公司,需要在不同的市場,針對其市場的時期(新興,成長,成熟,衰退)及屬性,訂出不同的行銷策略。考量自己具有的資源,決定其車種,配備,內裝……才推出新產品。在一切都以市場考量下所訂出來的行銷策略,沒有市場優劣之分,也無消費者眼光優劣之別,所考量的都只有四個字:行銷策略。


    在臺銷售的本田Civic

    其他話題

      網友 路人丁:

      與大陸車市比較,以熱門車款來說,有相當大的差異。

      在大陸,如果要買熱門車款,不但沒得減價,連要早點拿車,都還得先付上一筆加價費,不然就得等上數個月,甚至一年。

      在臺灣,即使是最熱門,燒滾滾,剛上市的新車,多少也會減個幾千塊意思一下,送一些小配件,更是已經成了常態!

      網友 活塞

      如果VAG集團也在臺灣組裝BORA,甚至以同級別低于或者相同Toyota Corolla Altis 的價格進行銷售,你會動搖嗎?偶是德系車主,想象一下“在大陸16萬人民幣就可以購買BORA1.8T手動舒適型。極速可以輕松沖過廠方參數220km/h。”你還不心動?

      網友 活塞:

      在大陸售后服務最好是通用?怎么說呢?從態度還是質量?價格還是網點?
      首次推出降價補償是法國標致獅子汽車。
      頭又大的汽車VIOS/花冠零配件價格是同級別車最高的。
      常規保養周期POLO/BORA為10000KM/次。
      通用汽車服務好是吹牛好。我在大陸無錫開中華去保養都有服務員泡給偶茶喝。而在通用還要和他們砍價格(實在是太高了),被接待人員當菜鳥。


    在臺銷售的大眾Polo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太平洋汽車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必將追究。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亚洲国产原创AV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尤物在线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在线观看AV网站永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