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排量/中高級減稅”,我看行!(調查)原創
2009年注定是中國車市熱鬧非凡的一年。不僅僅因為全球經濟危機、更因為中國車市居然能在全球、全國經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逆勢、強勁“放量”增長。但是,我們似乎又聽到很多關于國內汽車廠商“豐產不豐收”——產量激增、企業利潤卻大幅度下滑的“壞”消息。所以,坊間有人倡導:給大排量汽車/中高級車型減免購置稅。
中高級車價太貴 | 6高手集體換代 | 下半年降價潮 | 不能給予減稅
奧迪A6L這類高級豪華轎車,我看是享受不到國家優惠政策了
國家刺激車市政策反響強烈
據中汽協會統計,2009年前三個月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銷售達到141.14萬輛,同比增長21.93%,高于乘用車行業平均增速14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達到70.72%,比上年同期高出8.19個百分點,比2008年全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
同樣據中汽協會統計,4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均超過115萬輛,同比增幅均超過17%。但是,今年一季度,國內19家重點企業集團(營業收入約占全行業的50%)營業收入為2686億元,同比下降了14.15%,利潤總額為108億元,同比下降48.36%,工業增加值為560億元,同比下降了8.95%。大部分汽車廠商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十分嚴重。
的確,縱觀車市,我們發現以比亞迪F3、北京現代悅動、上海通用別克凱越等小排量車型為代表的A級車市普遍增勢強勁,多款車型月銷量沖破“兩萬輛”大關,其中又以1.6L車型為銷量“大頭”。既而帶動了Ao級別家用轎車紛紛銷量創新高。而向來受到業內人士及消費者關注的大排量/中高級轎車,諸如凱美瑞、帕薩特、蒙迪歐、邁騰等都不同程度的遇到了銷售“瓶頸”,月度銷量或回落、或停滯不前。
由此可見,2009年初國家頒布的1.6L及以下排量車型減免購置稅的政策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效力——有效遏制了歷年來一直無法改變的小排量車在車市的占有率連年下滑的勢頭。當然,1.6L無疑是其中成長勢頭最強烈的單一車型區間,這也更加說明了國家推出減免購置稅政策對于國內車市的強力刺激作用。
雅閣、凱美瑞此類市場跨度較大的中高級車型,我看急需政策扶持
大排量/中高級車態勢低靡
對于大排量/中高級車型市場來說,其實同樣得到了國內經濟形勢并未隨國際環境惡化的利好影響,多款主流中高級轎車也呈現了銷量增長的勢頭。但是,相比小排量車型的“瘋漲”來說,大排量/中高級車型只能算“異常失落”,恨不能搭上國家“大赦”的順風快車。
其實,我們查詢前文所援引的產銷、利潤變動數據可知,國內汽車廠商整體利潤依然在上升通道中,只是和去年同期相比有了非常明顯的增速放緩。當然,無論在廠商、還是政府看來,對GDP貢獻巨大的大排量/中高級車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對于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更加能體現出“支柱”作用。所以,有人提出給予大排量/中高級車型購置稅減免的政策。
在筆者看來,(短期而且部分)減免大排量/中高級轎車購置稅并非“用窮人的錢補貼富人”的“不仁”舉動。正因為主力大排量/中高級車型和普通家庭消費者的車型選購方向本就不在同一個細分市場(價格差距在5-10萬元),對于大排量/中高級轎車購置稅的補貼并不會導致小排量市場的劇烈變動。
相反,因為大排量/中高級車型匯聚了汽車行業內最先進的動力、設計、應用等高科技技術,而小排量車型則有助于高效能動力系統的普及應用。因此,對于國內大排量/中高級車給予政策補貼能夠在車市整體發展“質量”上起到提升作用,與小排量車型受到政策補貼因而大幅度提升車市“數量”發展具有“互補作用”的意義。(國內商用車行業也急需優惠政策眷顧)
小排量、微車應該得到更加細致的“照顧”
只要“抓大,不放小” 需刺激到位
由于國家倡導環保、高科技,因此城市內、城市之間采用高效、經濟的小排量車型成為了最佳的選擇。(新能源汽車暫且不論)考慮到1.6L級別的車型在當前中國汽車消費比重最大,因此國家以此為界限推動1.6L及以下排量車型的大規模發展。同樣,在大排量/中高級車消費中,2.0L或者2.4L成為了所謂的“入門級別”車型——動力夠用、又不會產生過高油耗負擔。
隨著各大汽車廠商對于2.0L-2.4L排量發動機系統的深入開發,該排量范圍內的車型將產生更多高效率動力系統(高動力和低油耗的最佳組合)的選擇。另外,國內部分汽車廠商正在大力推廣1.8T、2.0T等中等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普及,這也能有效提高大排量/中高級車型的燃油消耗效率。
我們不排斥向豪華、氣派發展,只要能節能、經濟就行
再者,考慮到其實大排量/中高級車型消費市場上消費者往往有“寧愿選擇接近3.0L排量車型”的趨勢、低排量車型越來越不成為消費者選購的主力車型,(特別是在國內政府采購公務車消費中)國家有針對性的給予政策優惠也將能在國內大排量/中高級車市中起到引導作用。
相對于小排量購置稅減免政策采取“一刀切”——1.6L及以下車型的做法,國家給予中高級/大排量車型市場減免購置稅等政策優惠適宜采取更加細致的“照顧”。或可限定一個較小范圍的排量區間、或可限定一個相應范圍的價格區間、甚至可以針對政府采購開展跨區域的聯合采購(政府采購中的審批環節能夠限定采購車型的具體排量、價格指標)。
在這里,我們必須找準國內各級別車市中“邊際效應”體現得最強烈的排量/車型區間。無論在小排量、中等排量、大排量車市中,價格區間相對較低的“入門級別車型”的消費者受政策引導影響往往最強烈。因此,國家在(短期內)進一步優化小排量車市優惠政策執行和在大排量/中高級車市優惠政策推動過程中完全可以更加“細致”。
當然,我們不能只顧著“抓大”,而忘了“放小”,而且要始終先“放小”而后“抓大”。在討論是否需要給國內中高級/大排量車市采取優惠鼓勵政策的前提,必須是首先引導小排量車型市場的健康發展。為了國家經濟建設考慮而進行的本輪汽車行業振興原則上是為了減輕消費者消費負擔,但是在具體執行中還需要考慮到在全行業范圍內“節能減排(量)”的大方向,(甚至倡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促進中國汽車產業大發展。
綜上所述,“給大排量/中高級減稅”,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