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真的那么好? 自主品牌高端路難行
【太平洋汽車網 資訊頻道】不久前,在北京車展的媒體日內,長城汽車正式宣布,旗下原來的“騰翼”轎車品牌在車展上更名為“長城轎車”,而騰翼這個名稱在以后也將不再使用。這個消息不由得讓編輯想起那些自主品牌的高端品牌。
同時,在此次車展上,原來的騰翼C30、騰翼C50已經更名為長城C30、長城C50。長城汽車官方表示,此次把轎車品類的品牌改為“長城”,是考慮到消費者對“長城”這個具有中國元素的名稱有著特殊的感情。而編輯認為這個說法太過冠冕堂皇,改名的原因更可能是因為“騰翼”這兩個字消費者不知道這是什么車。
自主品牌的自留地還在低價區間
事實上,最近今年自主品牌的銷量確實有所下滑。一季度的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表明,自主品牌的銷量大幅下滑。其中數據中還表明1.6升排量以下車型的銷量有所下滑。而自主品牌的主力車型基本都是1.6升一下車型。所以受此拖累業績下滑較明顯。
此外,自主品牌陷入疲軟的還有一些產品的原因。之前自主品牌8-10萬元價格區間的市場份額被逐漸引進國產的A0級小車,特別是韓系小車擠占,另外合資企業本土研發車型也是自主品牌的大敵。
如今雪上加霜的是,相對于新興的合資自主而言,自主品牌車型的競爭力較差。原因就是這些合資自主均是之前售價較高的合資A級車換標、簡配、降價后的產物。這些車的原型車的做工和口碑都好與同級別的自主車。如今降價了,自主品牌未來的日子也就難過了。
根據以上幾方面的原因,在8萬元以上的價格區間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萎縮一種越發的明朗。而8萬元以下由于合資車型較少,自主品牌還算得上是市場的掌控者。但是8萬元以下區間的利潤較少,且自主品牌的產品也差強人意,因此還是有一定的危機存在的。
自主高端品牌兩案例
事實上,合資品牌的威脅自主品牌在就有預感,在本世紀初,傳統的自主品牌紛紛搞出了自家的高端品牌。高端品牌這個概念最早是源于日系產商,最有名也最成功的莫過于豐田的雷克薩斯。不過相對于日本人的高端品牌主攻國外市場,自主品牌的高端品牌卻背負著抗衡合資車的重任。
成功案例:吉利帝豪
從山寨起家的吉利汽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微型車的代名詞,某種意義上這個品牌還隱含著低價/劣質的含義。為此吉利汽車將自己分為了英倫/全球鷹/帝豪三個品牌。相對而言帝豪品牌的首款產品(也是拳頭產品)EC7為緊湊級車,相對之前的微車更高端,且價格是同級別中較低的。
由于全新的品牌一面世把消費者搞懵了,并且定位于家用(中國絕大多數個人購車者的用途),價格低廉,在該車推出后銷量一直不低,特別是二三線城市有著廣大的消費者群。雖然還是比不了同級別的合資車型,但帝豪EC7通過不斷的改型一直有著比較旺盛的生命力。
失敗案例:奇瑞瑞麒
相對而言,奇瑞的瑞麒就有一種“大躍進”的感覺。瑞麒品牌一上來搞的G5確實很能顯示奇瑞汽車的實力,甚至還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跑出了佳績。不過16萬元的起步價格,2.0T電噴發動機的高耗油/低參數(相對于當時出道不久的大眾TSI發動機),沒有自動擋車型導致該車叫好不叫座。
而該車最大的敗筆還在于當奇瑞研發這個車時很有一種為了研發而研發的感覺,似乎他們跟本就沒做市場調研。作為一款B級車,該車的短軸距,小空間,手動擋三項必殺是大多數中國人不能接受的。相似的案例大家看看思鉑睿就好了,這臺少了四驅和3.5升VCM發動機,價格便宜一半的謳歌TL在路面上少見,原因就是小。
瑞麒非但沒有吸取教訓,在去年8月份推出的G6頂配車型高達26萬元,當時更是被譽為最貴的自主車。直到榮威950的出現,這一記錄才被打破。結果不用說了,兩個字“杯具”。
-----------------------------------------------------------------------------
相關文章:
騰翼正式更名長城 騰翼品牌將不再使用
//www.zhiyoubaobao.com/nation/gckx/1204/1920649.html
-----------------------------------------------------------------------------
將車型轉變成品牌不是長久之計
接下來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文章開頭的長城汽車。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已經說清楚我們猜測的長城汽車取消騰翼品牌的原因。但為什么哈弗“品牌”還繼續使用呢?原因很簡單,從首款哈弗面世以來,長城哈弗逐漸收到的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因此該系列車型不斷完善。從小的跨界車到全尺寸SUV應有盡有。
長城的各種“哈弗”
而奇瑞汽車的旗云系列車型也有著很好的市場口碑,所以目前我們會看到旗云1,2,3,5系列車型。甚至奇瑞汽車還專門成立了旗云事業部。在對外的新聞發布會上,廠商領導往往會稱旗云系列車型為旗云品牌。
誠然,像將旗云或者哈佛系列車型稱為品牌確實可以讓廣大消費者了解車是哪個系列的,但是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會逐漸淡化奇瑞或者長城這樣的汽車總品牌。在短時間內,國內的很多消費者還沒有完善的汽車文化的情況下,將車型稱為品牌可以優良口碑吸引消費者,但不是長遠之計。
踏實做事或能成大器
目前國內的自主品牌通常會有這樣一個特點,現推出手動擋車型,后推出自動擋車型。我記得在瑞麒G6上市時,奇瑞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馬德驥先生說,G6的5AT變速箱來自韓國現代。這些事實都在反映著國內的自主品牌在研制自動變速箱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
而對于國內消費者而言,自動變速箱則是一項很重要的配置。或許自主品牌先推手動擋再推自動擋有一些試水的因素在內。不過如果能在第一時間推出自動擋車型,新車豈不會更有競爭力?
瑞麒G3的后門是設計上的敗筆
另外一項就是設計,雖然自主品牌的主力車型(8-10萬元的緊湊級車)多是瞄準那些有家有業的30-35歲成熟男性。雖然這些客戶對于車輛的外觀并不太在意,但是太難看肯定也會影響銷量。
中華530的整體內飾設計不錯,但飾板材質太“另類”了
此外,自主品牌長期占領的小型車市場的購車者多是年輕人,這些外貌協會出身的青年男女購車,車子順眼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會考慮到性價比。因此自主品牌要想培養這樣的客戶,就必須在車輛的外觀內飾設計上好好下一番功夫。
總結:說實話,出這個選題編輯自身也猶豫了半天。多少覺得有給自主品牌澆冷水的意思。或許傳統自主品牌廠商或許到目前還沒有搞清楚高端的真正含義。作為一個關系中國汽車工業的媒體人,我們希望中國汽車工業蒸蒸日上,在世界汽車制造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市場是殘酷的,沒有銷量一切都無從談起。而決定銷量的則是產品本身。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