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日本本田汽車當然也能將廣州本田的“合資自主品牌”創造之路看成是非常“中性”的品牌發展計劃——在任何一次品牌宣傳當中,“理念”永遠會打上“廣州本田出品”的烙印,而廣州本田永遠代表的就是本田汽車的子品牌和產品技術。即使未來的“理念”車型系列更多出自中國(華裔)設計師之手,他們也必須遵循本田汽車在全球范圍內一貫的設計理念和造型追求,而不會簡單地從大眾、或者豐田汽車身上借鑒靈感。
反方意見:合資與自主天生“勢不兩立”
對于“‘合資自主’也能算自主品牌”的反對,長期支持中國本土自主品牌的消費者非常一致地提出了反對意見。那就是:合資就是合資,自主就是自主。“自主品牌”歷來就是代表中國本土汽車工業實力的內核,不用于合資汽車廠商“舶來”品牌、技術、文化——原本黑白分明的概念容不得絲毫混淆。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pcautogallery/modle/article/4274/600/cf011447_mthumb.jpg)
奇瑞A1(上圖)和比亞迪F1(下圖)已經能代表中國自主品牌車型設計的未來潮流
![比亞迪F1 比亞迪F1](http://img2.pcauto.com.cn/pcauto/0803/24/634644_b63c1a43-387f-4720-8e5c-af43d24b60b8_thumb.jpg)
的確,雖然我們不能否認世界汽車工業(甚至世界整體工業化大發展)“大同化”的歷史發展潮流。但是當今世界汽車工業中“歐系”、“日系”、“美系”非常精髓而獨特的技術、造型設計從來就沒有消失過,而中國,憑借高速發展壯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完全有能力承載起“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廠商、產品、文化的建設重任。
就在這場“合資自主有否生存空間”的爭論中,自主品牌廠商因為并未享受到、或者可能無法享受到政府主管部門對于“自主品牌”的明確定義、并因而給出的鼓勵政策,而尚未對“合資自主”提出異議。對于還沒有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上建立起根深蒂固的品牌脈絡,和具有全面競爭力的高、中、低檔車型系列的本土自主品牌來說,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討論高尚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