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筆者當時就認為公開宣傳要完成年銷100萬輛目標的大眾(中國)可能會首先打出“降價”的大旗。沒想到南北大眾憑借兩次局部地區的促銷政策,以及朗逸和新寶來這對“后生”組合的后來居上之勢,堪堪踏上“百萬輛”臺階。如今,當我們焦急等待3月份可能出現的09年國內車市首輪降價潮時,上海大眾居然“大開殺戒”——POLO、途安、CROSS POLO三大車系最高降價2.4萬元,率先揭開了09年車市爭奪戰的序幕。
相關新聞:
上海大眾官方再降價 志俊加入(詳細報價)
暖春回饋 上海大眾官方降價最高2.4萬元
上海大眾調價有理 引發三類競爭對手跟風
上海大眾蓄謀已久 謀劃09年降價只是開始
當然,我們最近看到大部分媒體和評論人士大談:“上海大眾調整市場指導價格并沒有令車市行情‘傷筋動骨’,只是向車市實際成交價格的一個回歸”。但是,筆者認為上海大眾此次官方調整POLO、途安、CROSS POLO三大車系市場指導價格其實意義非凡。
一贊:降價是上海大眾向車市的表態
從2008年底開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復蘇的政策,汽車行業是第一個受國家政策惠顧的支柱型產業。從歷史14年之久的燃油稅得到實施、到比美國經濟刺激政策還早出臺的行業促進政策——減免購置稅,都證明了政府已經感知到是必須出手的時候了。
政府有政府的經濟數據測算方式,上海大眾作為企業也有企業的判斷標準。當得到國家鼓勵消費者購買1.6L及以下排量車型的政策,并且看到2009年1月份行業銷量的同比下跌后(1月份,各企業共生產汽車65.88萬輛,同比下降20.22%;銷售汽車73.55萬輛,同比降低14.35%),上海大眾的“市場指導價格調整”來得“與時俱進”。
雖然說,2009年初整個汽車行業都有產銷量同比下跌的情況,但是,對于銷售量和市場份額占優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通用、豐田、本田來說,如果影響到了全年銷量任務的完成,那么降價必然會是進攻的“殺手锏”——當市場行情激增時,主流廠商、品牌的產品會是得益最多的一方;相反,當市場大范圍下跌時,主流廠商、品牌的產品也應該是受影響比較小的群體。
因此,上海大眾主動向車市表態:調整三大系列車型在行業中的定位與定價。無論對于上海大眾現有車型在車市中的定位,還是自身調整各款車型未來發展前景的需要,官方市場指導價的調整都可以算作是一次行業的“洗牌”。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