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一臺運動SUV進藏好玩嗎?試駕吉利星越
這次我拿到的試駕車是一臺2.0TD版本,配備愛信8速自動變速箱??梢哉f是一套非常強悍的動力組合,之前在東海博世汽車測試場測出的0-100km/h加速成績是6.9秒,算是這個級別中跑的最快的車了。所以,這次在高原行駛,我完全不擔心它的動力表現。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高海拔地區的先天優勢再加上星越自身的動力表現,不夸張的說,也許可以忽略掉高原的存在了。
大部分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高原上都有個共同特點,雖然動力儲備很強,加速很快。但是,在D擋模式下的反應通常都很慢,比如在超車時,你踩下油門需要等一下變速箱才開始降檔,延遲比較明顯。所以,變速箱的邏輯就很重要了。
星越的變速箱有一套非常先進的換擋思維,用來應對在高原上保持順暢的動力輸出。由于高原低氣壓影響,高原上的動力標定會將換擋時機往后推遲,這樣發動機轉速可以工作在更高點,來彌補高原工況下扭矩損失。換擋策略從海拔2100米開始進行修正,轉速提升約400轉,3200修正增強,轉速提升約800轉。也正是因為在高原上變速箱的響應無法達到平原上的效率,所以,行駛時維持更高的轉速就能更多地保障動力儲備。如果海拔更高且需要持續的攀爬,另外的方法是切換到運動模式,讓轉速鎖定更高的區間,這樣,你在加速超車時就游刃有余了。星越這臺發動機自身的素質還是很高的。
作為一臺運動風格的轎跑SUV,能不能應付復雜的路況是個問題。星越沒有公布離地間隙,關于通過性,從主觀體驗來看,感覺會比普通城市SUV略低一些。加上前后懸比較長,在經過水坑時還是要慢慢通過,否則會容易傷及前杠下部。其實,即便它的離地間隙足夠高,也不適合像越野車那樣在非鋪裝路面上快速行駛。20寸的輪轂和行程較短的懸掛,都是公路取向,快速行駛的話一是會增加爆胎的風險,二是破壞乘坐舒適性。畢竟,現在的SUV都是以公路為基礎來調校的。確實,即便像G318這種進藏線路,從成都開到拉薩遇到的非鋪裝路面也不足5%。所以,95%的時候都是在柏油路上行駛,公路性能是大家更需要的。適度的離地間隙,再加上四驅系統來應付簡單的泥濘或冰雪路況,這樣的汽車基本能滿足你的簡單旅行了。
細說一下星越的底盤調校,整體來說是偏運動的。但是CMA架構確實是偏歐洲車風格的,避震的初段比較柔和,應付一些平坦的非鋪裝路況,感覺不到顛簸,阻尼很舒適。而彎道支撐力則靠較短的懸掛行程來控制,這樣就達到了一個舒適性與穩定性的均衡。當然,再艱難的路況就不建議前往了,畢竟西藏藏有很多專家級的越野路線,那還是讓硬派越野車去吧,像G318這種道路是比較適合星越的。
智能駕駛方面,星越達到了L2級別,這個標準最重要的配置其實就是ICC智能領航和ACC自適應巡航系統。當然,除此之外的APA全自動智能泊車、AEB-PE帶行人識別保護的城市預碰撞、SLIF限速標志識別提醒、RCTA倒車預警、RCW后碰撞預警、LCA變道輔助、BSD盲區監測、DOW開門預警等多重配置也一應俱全。在安全和智能這兩方面,星越做得非常足。
結語:
以往的高原體驗,其實對駕駛部分是比較看重的,尤其是動力部分。但星越在這方面反而沒有表現出太多的不一樣,發動機如履平原,動力成了最不重要的一環。在藏區的道路上,星越可以完全應付,打破疑慮其實就足夠了。印象深刻是途中對于星越的感受,比如出色的隔音表現,超高的配置,底盤的質感,以及豐富的自動駕駛功能,這些都是比較常用的地方,在這些方面星越做得很好。也是因為有了這些儲備,在漫長的旅途中,它才會讓你覺得是一款好用且好玩兒的車。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劉石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