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完全體” 測試長安逸動藍鯨版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作為長安的“明星”轎車,無論顏值還是內飾配置,第二代逸動都展現了年輕活力的一面,市場表現和口碑都不錯,即便在當前低迷的車市中,仍能保持月均銷量過萬。可惜高功率車型的缺失成為它揮之不去的痛點,畢竟全系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力量還是稍稍差點意思,小馬拉大車確實有點尷尬。最近上市的長安逸動藍鯨版終于抹平了性能短板,全新的1.4T+7DCT動力總成,又能否展現它運動化的一面?
說實話,試駕之前我對長安逸動藍鯨版的動力表現還是很期待的。因為這次換上的1.4T發動機最大功率116kW(158PS)/5500rpm,最大扭矩260N·m/1400-4000rpm,賬面數據比過去1.6L發動機好上一大截。源自藍鯨NE動力平臺(定位中小排量發動機)的它,技術也很有亮點,包括雙出口集成排氣歧管、雙渦管電控渦輪增壓、水冷式中冷器以及高達38%熱效率,帶來熱機快、渦輪遲滯低、動力響應好、油耗低等優點,關鍵是滿足日益嚴苛的國六排放標準。
如果說1.6L+6AT的逸動有點佛系,那么藍鯨版要“激情”不少。30PS/80N·m的性能差距足以讓逸動藍鯨版找回“遺失的美好”,有了一些運動的感覺。實際駕駛起來,動力爆發并沒有想象之中迅猛,發力是偏柔和的,但可以還是感受到提速輕快了不少。再深踩油門,轉速超過2000rpm之后,推背感確實不錯,動力儲備吊打1.6L車型。寬廣的扭矩平臺,也讓逸動藍鯨版不需要拉高轉速就能可以獲得滿意的加速感,超車變得更輕松。
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不過不失,它不是我期待的那種鏗鏘有力快速換擋,而是選擇了相對“穩妥”的一面,犧牲了換擋速度換取了更好的平順性。不過在低速走走停停的狀態下,仍能感覺到雙離合輕微的拉扯感,相比愛信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在平順性上稍稍遜色。而且動力銜接還有優化的空間,能感受到低速換擋時有一秒左右的動力斷層,此時動力輸出有點拖沓,給人感覺動力響應稍慢了半拍。
同樣輕柔的還有轉向手感,逸動藍鯨版方向盤從最左往最右需要3.5圈,并保留一定的虛位,低速力度足夠輕巧,高速回正力矩稍沉一些,這種設定很符合一臺家用車的感覺,上手幾乎沒有不用重新適應,駕馭它很輕松。
逸動藍鯨版的懸架調校還是一如既往地出色,以舒適為主并兼顧一點駕駛質感,我想很多開過逸動的人都會喜歡上這種調校。濾振給人的第一印象也不錯,在低速時路面小顛簸都可以過濾得比較徹底,韌性也得到保留,營造出頗為高級的感覺。但不好的一面也挺明顯,碰到較大的減速帶,或者是連續的大顛簸時,懸掛對振動的處理能力就不夠用了,這時候車身的彈跳和晃動比較明顯。
隔音水平是我欣賞逸動藍鯨版的第二點,低速行駛各種噪音隔絕得都不錯,高速巡航路噪和風噪也比較輕微,較為明顯的噪音源是輕微的胎噪。但在加速的時候,發動機的噪音還是比較明顯的,好在聽感還算悅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