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C位之戰 緊湊型轎車大橫評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緊湊級轎車市場一直是整個車市里的兵家必爭之地,各大廠家都無法對這塊市場視而不見,推陳出新是維持自家一畝三分地甚至向外發展的手段。直到今天,主流合資品牌的緊湊級轎車已經完成了換代,在接下來幾年里它們會同場競技,尤其是在車市下行的現在,為了讓消費者用實際行動投自己一票它們必然會爭個頭破血流。有人說這是汽車市場里的新戰國時代,我想這個比喻對于各個品牌來說是對的,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我認為這是一個狂歡的時代,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而我們,就是漁翁。
既然是漁翁,那我們就得好好挑車型,這次橫評對比中我們帶來了雷凌1.2T、起亞K3、軒逸、朗逸、英朗、思域這6臺車型。具體車型配置如下,由于這次橫評中車輛來源不統一,所以并不是同一價格區間的車型,但具體到不同配置上的車型我們會分開討論,車型配置高低并不會產生多大影響。
至于為什么選擇這6臺車型,理由很簡單,因為它們足夠熱門,在剛過去的8月份里,除了K3外其它車型單月銷量全部在2萬以上,也側面證明了這幾臺車很可能是這個級別消費者在買車時的備選車型,所以我們把它們拉到一起來做個對比。另外,在選車過程中,我們也會注意避開同品牌競爭,畢竟同品牌如果有兩個車型銷量接近,那么這兩臺車的表現很大可能也是十分接近的,所以我們每個品牌只選擇一款車型。
這篇文章我們希望給你展現家用車各方面的表現,我們希望通過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的形式告訴你哪個方面哪臺車表現最好,包括價格、空間、油耗等等方面,當然了,其中還會包括各車的簡介。具體點來說,你在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下列內容:
ok,接下里,就讓我們進入正題,我們先從各車簡介開始。
這次除了思域外其它車型都是原廠品牌規格輪胎,而思域則因為是租車的原因,我們拿到車的時候已經更換了另一個品牌尺寸的輪胎,但價格與原廠輪胎并非相差太多,依舊有很高的參考性。
在此我們先拋下第一個問題:它們誰的外觀配置最厚道?
綜合各個車型的價格來看,雷凌的配置是這6臺車里最厚道的,在基礎安全配置上,雷凌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簡單的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剎車輔助、牽引力控制系統這些就不說了,其它比如胎壓監測、8個安全氣囊(前側氣囊、后側氣囊、膝部氣囊等,這6臺車里唯一一臺車型搭載)、LED前大燈、全車車窗防夾手功能、自動大燈、自動駐車等都是全系標配。 并且,從次低配開始,TSS智行安全就出現在配置表上,里面包含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緊急剎車等功能,要知道,次低配車型也才不到13萬,雖然也因此其它舒適性、便利性配置稍微有些欠缺,比如后排出風口要到頂配車型才有,自動空調也是高配兩款車型才配備,但同價位的其它車型也不一定有啊,所以綜合來看,雷凌的配置是這6臺車中最厚道的。
關于其它5臺車的一些配置信息我也給大家整理出來,雖然有些車型整體售價比較低,高配車型的價格也不高,但這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它的高配車型的整體配置水平并不一定就非常高,整體來說還是與它的售價相匹配,所以,就配置這方面,我認為大家可以不必過分迷信高配車型。
再來一個小問題,如果根據上面信息,在這6臺車里給我選一臺的話我會選哪臺?答案是雷凌,把雷凌的亮點配置和一些缺失的配置放在一起的話,明顯是雷凌的亮點配置吸引力大很多,至于一些便利性、舒適性方面的配置,多多少少自己后期也能加裝,影響不大。
與外觀一樣,內飾的設計也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內飾樣式我們不費什么筆墨來討論了。但內飾用料這個就可以好好分個高低了,在這6臺車中,內飾用料最好的是軒逸,內飾絕對部分地方都覆蓋上了一層皮質材料,雖然你我都知道這肯定不是真皮,只是人造革,但無可否認它的成本更高,視覺效果、觸摸手感也要比普通塑料要好。
至于其它車型,說實話,用料上基本處于同一水平,也就是說可以認為它們打成平手,但在這里我還是給大家一個小建議,以后選車的時候要避免選擇太淺色系的內飾,因為太容易臟了。
本來這個問題是應該分成前排和后排的,但很遺憾的是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最舒服的都是軒逸,日產在座椅舒適性的造詣還是保留到了這臺軒逸上,適當的軟硬度和座椅的貼合度讓不同身材的乘客都能有一樣的舒適性體驗。
而其它車型的座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問題,以雷凌為例,前排座椅舒適性還是有保證的,但是后排靠背傾斜角度不夠,長途乘坐會感覺到有點累。其它車型的座椅也是或多或少有些小缺點,所以這個環節比拼的是誰的缺點最少。
說完了座椅剛好來說一下另外一個現在比較關注的問題,那就是充電接口,現在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出行必帶的物品之一了,所以移動設備充電也成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統計了一些這6臺車具體的充電口的數量,匯總成下圖。可以看到前排充電需求一般都能滿足的,哪怕USB接口不夠,也可以通過12V點煙器來轉接,但后排擁有USB口的車型的數量比想想中還要少,這一點有點不太應該。
在這6臺車中,乘坐空間最大的是朗逸,朗逸不是軸距最長的車型,但也因為沒有刻意追求外觀造型,所以在乘坐空間方面有很大的優化空間,而朗逸也做到了這點。但是朗逸也并非十全十美,后排地板中央隆起里面朗逸是最高的,所以在滿載的時候中央乘客必然會收到大影響,對于這點,只能說是愛恨交加吧。
而其它幾臺車型,乘坐空間相差不大,可以稱為是伯仲之間吧,但有雷凌我是必須要提一下的,因為在這6臺車里,雷凌的乘坐空間表現是最不好的那個,相對其它車型來說,坐在后排會感覺到有點壓抑。
后排滿載相信是這個級別車型比較常見的一個用車需求了,在高速上我也看見不少車輛后排都是滿載的,所以后排滿載時的舒適性也是需要考慮的。后排滿載時最需要考慮的是中間乘客的舒適性,在這6臺車里,英朗的表現最好,哪怕是放了更占地方的兒童安全座椅,英朗中央乘客的舒適性依舊要比其它車好點。
而在這里面,舒適性最差的是思域,雖說思域的后排寬度表現還行,但是比較斜的靠背和坐墊讓中央乘客貓著腰坐會很累,所以最終也只能選擇往后靠,但這樣就會跟兩邊乘客擠在一起。
看完了乘坐空間,我們來看看儲物空間,儲物空間好不好使的標準很簡單,那就是看儲物格夠不夠大,用起來順不順手,在這6臺車里,儲物空間最好使的是朗逸,它儲物格基本上都是最大的,儲物格數量也足夠多,用起來也足夠順手。
第二名是思域,思域比朗逸稍差一點的地方在于儲物格數量要少一些,并且中控臺下方的儲物格用起來有些不順手,除此之外其它地方都表現出了很高的水準。
往后從第三名到第六名分別是軒逸、K3、英朗、雷凌。各自都有一些小問題,比如軒逸儲物格儲量也挺多的,但儲物格容積比思域要小一點;K3各方面中規中矩,不差但也沒好過軒逸,而英朗最大的缺點是換擋桿前方的儲物格實用性太差,太影響日常實用,最后的雷凌則是在儲物格數量和儲物格大小上都落于下風。
后備廂誰最能裝這個問題我們先賣個關子,先來看一下我們實測的一組數據。
各車后備廂數據測量(單位cm) | ||||||
縱深 | 放倒后排座椅后縱深 | 較窄的寬度 | 較寬的寬度 | 內部高度 | 后備廂下沿離地距離 | |
雷凌 | 106 | 194 | 110 | 138 | 52.5 | 69.6 |
K3 | 107.5 | 190 | 108 | 137 | 57 | 73 |
軒逸 | 97 | 不能放倒 | 106 | 144 | 57 | 66 |
朗逸 | 107 | 185 | 104 | 152 | 57.5 | 71.5 |
英朗 | 96.5 | 182 | 96.5 | 139 | 52 | 69.5 |
思域 | 102 | 188 | 101 | 138 | 56 | 65 |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拿來了6件礦泉水、4個行李箱、來作為參照物放進去體驗,具體的成績如下圖。
后備廂儲物道具實測 | ||||||
排名 | 20寸行李箱 | 22寸行李箱 | 24寸行李箱 | 水 | 目測還能放多少水 | |
朗逸 | 1 | 1 | 1 | 2 | 6箱 | 6箱 |
思域 | 2 | 1 | 1 | 2 | 6箱 | 4箱 |
雷凌 | 2 | 1 | 1 | 2 | 6箱 | 4箱 |
K3 | 4 | 1 | 1 | 2 | 6箱 | 3箱 |
軒逸 | 5 | 0 | 1 | 2 | 6箱 | 3箱 |
英朗 | 6 | 0 | 1 | 2 | 6箱 | 0 |
在車6臺車中,朗逸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名,內部空間十分規整,甚至行李箱都能豎著放;第二名是思域,主要是受到邊邊角角不夠規整的影響,導致落后朗逸一些。其它車型的表現請看下圖。
這篇文章的最后一個問題,誰最省油。這次對比測試中,我們把油耗分成了高速油耗測試和城市油耗測試兩部分。其中高速油耗測試中表現最好的是朗逸。
在測試當中我們保證所行駛路線一直,并在5分鐘內出發和到達加油站,盡量減少誤差,最終測得的數據如下。
高速油耗測試 | |||||
測試完加油量(L) | 表顯里程(km) | 平均時速(km/h) | 表顯油耗(L/100km) | 實際計算油耗(L/100km) | |
朗逸 | 13.02 | 267 | 74 | 5.1 | 4.88 |
軒逸 | 13.71 | 267.9 | 74.5 | 4.9 | 5.12 |
思域 | 14.26 | 264.2 | 74.5 | 5.5 | 5.40 |
K3 | 14.83 | 263.5 | 75 | 5.7 | 5.62 |
雷凌 | 15.18 | 265.5 | 79.3 | 6 | 5.71 |
英朗 | 15.89 | 264.7 | 77.4 | 5.9 | 6.00 |
而在城市油耗測試中,我們只往廣州堵的地方行走,具體路線如下圖,最終雷凌取得了城市油耗測試的第一名。
城市油耗測試 | |||||
| 測試完加油量(L) | 表顯里程(km) | 平均時速(km/h) | 表顯油耗(L/100km) | 實際計算油耗(L/100km) |
雷凌 | 7.7 | 84.5 | 20 | 9 | 9.19 |
K3 | 8.45 | 85.5 | 19.6 | 9.9 | 9.88 |
思域 | 8.6 | 84.7 | 19.7 | 8.9 | 10.15 |
朗逸 | 8.63 | 85 | 20 | 10.9 | 10.15 |
軒逸 | 8.9 | 85.3 | 22 | 9.6 | 10.44 |
英朗 | 10.14 | 87 | 20.4 | 11.4 | 11.65 |
經過計算后,6車綜合油耗如下表,綜合油耗表現最好的車型為雷凌。
綜合油耗 | |||
| 高速油耗(L/100km) | 城市油耗(L/100km) | 綜合油耗(L/100km) |
雷凌 | 5.71 | 9.19 | 7.45 |
朗逸 | 4.88 | 10.15 | 7.515 |
K3 | 5.62 | 9.88 | 7.75 |
思域 | 5.40 | 10.15 | 7.775 |
軒逸 | 5.12 | 10.44 | 7.78 |
英朗 | 6.00 | 11.65 | 8.825 |
總結:今天先行的這篇文章用8個問題來給大家展示這6臺車的表現,說實話,每臺車都有各自有優勢的地方,綜合實力是非常接近的,不然也不會在銷量榜上如此接近。但這6臺車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朗逸和思域這兩款車,朗逸最有優勢的地方是空間,在這6臺車中是獨一檔的存在,而這也正是消費者看中的地方;思域的話則在于它的均衡,雖然它基本沒有一個項目是第一名的,甚至有些項目還倒數,但大多數項目都能取得前列的成績,綜合實力很強。其它車型當然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雷凌的配置和油耗、K3的性價比、軒逸的舒適性、英朗的后排空間表現,但相對來說綜合實力會稍微差那么一點。好了,這篇文章就到這里了,2天后,我們會給大家帶來這6臺車的性能測試和賽道測試,究竟哪臺車會奪得桂冠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專業編輯團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