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or感性?奧迪Q8對比瑪莎拉蒂Levante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車系的定位,或者品牌調性會奠定它們設計和研發的方向,甚至是形成了人們對于它們的最初印象;就正如奧迪Q8和瑪莎拉蒂Levante那樣,十有八九的人都會認為德國人造出來的車是理性的,而意大利人造出來的車是感性的,但這只是一個籠統而又模糊的概括。我并不認為,作為一個具有實用性的工業作品,能夠脫離產品本身之去談調性,而是因為它產品本身的具體表現而影響到了我們對它的性格定性。那么問題來了:奧迪Q8和瑪莎拉蒂Levante真的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差異而已嗎?
首先要清晰的是奧迪Q8和瑪莎拉蒂Levante的定位,它們并不是墨守成規的SUV,他們要的就是標新立異,因此一個能賺回頭率是設計上的一個重要目標,但兩者卻用著不一樣的思路,相信見過奧迪Q8的人都會覺得它會有一種屬于未來的科幻感,而Levante則依舊是通過充滿力量的優雅線條來展現屬于瑪莎拉蒂的特殊審美。
![]()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設計原本就是一種見仁見智的審美觀,難以在奧迪Q8和瑪莎拉蒂Levante上做一個先后排列;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并不是想成為一個“大眾臉”,它們會在認為對的方向去做得更加極端,讓喜歡的人變得更加喜歡。
輪胎方面,兩者均采用了性能偏向的輪胎,不過奧迪Q8的尺寸會更大更扁更寬;在一個SUV上,用上22寸的并且只有40扁平比的輪胎,真的非常激進了。除此之外,奧迪Q8還配備了前六活塞后單活塞的剎車卡鉗,比Levante的前后單活塞會更有優勢,另外Q8的卡鉗采用了紅色,非常有運動范。
奧迪的虛擬座艙能夠帶來很強的科技感,液晶儀表+雙屏觸控式的MMI,它的體驗甚至能在BBA陣營當中領先;而與Levante相比則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極端,德國人很會使用電子信息來提升自己的科技氛圍,而瑪莎拉蒂則一貫堅持著傳統的那一套,當然這兩臺車有超過3年的推出時間差。
奧迪MMI系統邏輯清晰,而且觸控的體驗非常好,雖然在功能的多樣性上,Levante也算是跟上主流水平,但是菜單的邏輯很混亂,需要比較大的學習成本;并且Q8可以支持CarPlay和CarLife兩種手機互聯,而Levante只支持CarPlay。
奧迪Q8在空間利用上確實比Levante更加出色,雖然優勢不算很大,畢竟是尺寸相近的車型,但在人機工程上的考慮會更加充分,比如中控扶手箱,奧迪Q8可以通過前后上下拉伸來獲得更加合適的位置,而Levante固定而且過高的設置會容易讓你在打方向的時候,肘子容易碰到扶手箱上。
動力方面,兩者均采用了3.0T V6發動機;差異在于Q8采用了單渦輪,但配合了48V輕混,而Levante則配備了雙渦輪;但形式上的差異也沒能阻礙它們的參數近乎于相同,最大扭矩一樣,而Q8的最大馬力僅僅少了7kW(10PS),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也許對于主機廠們都有一個共識,“這樣的動力是這類有性能取向SUV最合適的起步水平”。要知道,今時今日的技術水平,在引擎上壓榨出一個更強動力的版本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簡單刷一個程序也許就能獲得超過20%以上的動力提升;更考功底的是,如何在動力爆發、輸出特性以及排放等維度上做到一個更高的平衡。
從技術來探討的話,奧迪Q8確實有更多的談資,畢竟這是整個大眾集團最新的動力總成之一,比如BSG電機形式,讓電機更加直接的與原本的燃油動力系統聯動,最大可提供60N·m的扭矩,百公里油耗減少0.7L,在經濟模式下松開油時,發動機停止工作,提供更低的機械能耗,以及車輛減速時,BAS最大能夠達到12kw的回收效率,并將其存儲在蓄電池中,這些都是更加符合目前主流的先進技術。
如果用兩個詞來籠統地概括兩者的動態表現的話,奧迪Q8是淡定,而Levante則是暴躁,從品牌的調性也能顯而易見地看到理念上的差異。雖然Q8有著更快的加速,但變速箱的邏輯比Levante更加傾向于升擋;Q8的動態極限很高,但路感過濾比Levante更加徹底;Q8的轉向很靈活,但卻沒有營造出很緊繃的轉向手感。
而Levante,當你著火的那一瞬間開始,它就會保持在一個讓你亢奮的狀態,最顯著的就是排氣聲浪;雖然已經在普通模式下,但怠速時都有很明顯的轟鳴,完全可以與那些正兒八經的跑車“炸隧道”,而運動模式下,排氣聲浪從原來的很響到更響的遞進,不可否認它的聲浪確實非常引人入勝,但如果你想要一個安靜愜意的環境,對不起,沒有這一個選項。奧迪Q8的表現則要斯文很多,沒有亢奮的排氣聲浪,即使在運動模式下,也不會因為排氣而招來路人的回頭。
底盤方面的表現同樣如此,我相信百分之百開過Levante的人都會把它歸為“硬”這一范疇,如果單純從這一維度來看的話,它甚至比Cayenne Coupe有過之而無不及,而Q8則是更像是一臺有性能偏向的轎車一樣,也許對于Q8而言,那樣的戰斗氛圍留給同平臺的蘭博基尼Urus會更加合適。
在日常駕駛下,奧迪Q8像是開著一臺有性能偏向的SUV而已,它不會給你帶來額外的負擔,不僅可以帶來輕松愜意的駕駛氛圍,車內良好的靜謐氛圍也不會讓乘客感到任何的不適;而Levante更像是一臺跑車,轉向沉、底盤硬、聲浪響,幾乎集齊了跑車的所有特征;這是兩種不同的調校取向,不適合作為好壞或者高低的評判標準。
尤其面對非鋪裝路面的時候,Q8的懸掛會更加容易去吸收路面的顛簸,即使以較快的速度通過,車內的乘客都不會什么抱怨,此時此刻你會覺得這就是一臺正兒八經的SUV;至于Levante,我相信你會想盡快脫離這樣的路面,路面的情況都如實地傳遞到車內,每過一次坑洼,都是路面與懸掛的一次較勁。值得一提的是,兩者均配備了空氣懸掛,輪胎與輪眉的距離可以超過1拳,只要不做過分的越野,通過性足以應付一般的非城市路況。
不過Levante上濃郁的駕駛氛圍確實更加容易造成“性能錯覺”,會讓駕駛者誤認為Levante的性能要強于Q8;比如同樣在120km/h的速度下,Levante的感官體驗會讓你誤認為比Q8要更快,更加充分的運動氛圍,也讓Levante的加速能力似乎要比實測的要更好。轉向同樣如此,轉向比Q8更加沉重,而前段的虛位也要更少,但實際上,它的轉彎半徑卻比Q8要大不少,靈活程度同樣略差于Q8。
可以通過下面的小視頻更加直觀地看出兩車轉彎半徑的差別
為了驗證它們兩者真實的運動性能,我們直接把兩車拉到了賽道上。在18m的繞樁中就能體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雖然兩者的懸掛有都有著非常好的支撐力,但Levante的重心會略高于Q8,懸掛壓縮拉伸的阻尼會有更明顯的階梯,加上更大的轉彎半徑,需要打更多的方向才能順利穿過樁桶,因此更難找到繞樁的節奏,而Q8會更加容易捉清極限,繞樁的節奏會更加得心應手。
惠州福崗賽車場,全長1.4公里,路面寬度10-15m,由 11個不同轉彎半徑的彎道組成,行駛方向順時鐘。總的來說,這一賽道并不算很長,而且大直道也只有250米,整體速度并不算快,但高速彎、發夾彎、連續彎都有,對于SUV是一項難度很高的挑戰了。
在全賽道的環節當中,即使兩者均開啟了運動模式,但呈現出很明顯的調校差異,尤其是變速箱的邏輯上,Q8很趨向于升擋的邏輯,在出彎的時候擋位過高導致轉速過低,沒有辦法及時調用足夠的動力,從而損失時間和破壞了節奏,因此手動降擋在跑賽道的環節當中變得十分必要,而Levante幾乎交由變速箱自己判斷和執行就可以了,它的變速箱會更加激進,偏向于低擋位來維持轉速。
雖然兩者采用了四驅系統,但始終是一臺SUV車型,不是純正的賽道機器,因此底盤的調校始終會偏向于轉向不足,這樣的設定對于它們的定位和日常駕駛的安全性都是情理之中。因此入彎前提前剎車,出彎提前給油的前驅車跑法會更加適合它們獲得更快的圈速,ESP也無法百分之百關閉,在關鍵時刻系統還是會出手限制動力的輸出,不用過分擔心失控的問題。
兩者完全偏向于性能取向的輪胎可以提供非常強大的抓地力,尤其是Q8上285mm寬度的輪胎,貼地感非常好,彎中的極限很高,甚至不輸部分性能車。雖然兩者在整備質量上不會相差太遠,但Levante給你的感覺似乎會更重些,反饋的體驗也更靠近一臺跑車,而Q8則如正常駕駛時那樣,非常輕松,即使在賽道這類高強度的極限駕駛,也不會讓你腎上腺素猛增。
無可否認,兩者在公路性能方面都要去強于普通的SUV,而瑪莎拉蒂Levante的駕控感受是向著一臺性能跑車的方向去靠近,而奧迪Q8則更像一臺GT跑車,雖然這樣的比喻不一定完全吻合,但Q8更講究全能性,能夠讓你在最輕松的環境下去獲得駕駛樂趣,同時兼顧越野性能。
兩者均采用了AT變速箱,都可以通過憋轉速的方式進行彈射,但在四驅系統的分配下,均沒有出現打滑,動力幾乎是百分百地傳遞到輪胎上。
從加速曲線中可以看出,奧迪Q8的起步瞬間有著更強的加速度,造成成績上的差異主要也是起步,之后的加速以及換擋都有著非常高度的相似度,也說明了動力輸出特性非常接近,畢竟是兩車的動力相近,并且采用的都是8AT。
制動測試
這兩臺超過2噸的SUV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值得肯定了,而且制動力非常穩定,G值維持在一個非常平穩的狀態,但Q8前卡鉗采用了6活塞,并且輪胎更寬,最終成績也略勝于Levante。
噪音測試
噪音方面,奧迪Q8有著絕對的優勢,尤其是怠速時候的表現,由于瑪莎拉蒂Levante無法關閉運動排氣,怠速的時候依舊維持著低沉的轟鳴,52.6分貝的表現甚至比很多跑車還要高;高速行駛時,雖然兩者均采用了雙層夾膠的隔音玻璃,Q8的表現達到了一臺豪華SUV的水平,而Levante,你能夠聽到無框車門的玻璃區域有較明顯的風噪。
總結:真的很難將奧迪Q8與瑪莎拉蒂Levante簡單歸為理性或感性就能代表了它們的差異;即使它們有著超過3年的推出時間差,但這只是造成它們差別的其中一個因素而已。我覺得我們先要回到最原始的問題:買這類SUV的人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如果他們是絕對“理性”的,我覺得他們消費的會是一臺正兒八經的城市SUV,如果是絕對“感性”的,那么他們會義無反顧選擇一臺純正的跑車;而選擇一臺“跑車”SUV,它們既是喜歡SUV,不愿意犧牲空間、對實用性有要求,而且需要很好的駕控體驗,喜歡駕駛,并且對于個性和品位是有追求的。當然,敢有這么多“貪婪”的需求,他們絕對是一個具有很強消費能力的社會精英。
奧迪是更加“理性”的汽車大廠,在進行工程測試、車型定位、機械調校等時候就會把適配的人群范圍定得更大,得出來的結果是:奧迪Q8能夠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表現,你并不需要妥協什么就能獲得Q8帶來的享受與樂趣,是一家“理性”的廠商做出的一臺“感性”車型;而Levante有著意大利做跑車的那種奔放,是一個“感性”的廠商,也許做一臺SUV對于它們而言會是一種妥協,但即便如此,它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尤其是駕控氛圍營造上,絕對是一種獨樹一幟的體驗,但也讓它的車主需要更多的包容來接受“感性”的廠商造出的“理性”車型。(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陳子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