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我們選擇的測試時間是上午10:30正式開始,高速公路的油耗測試用了2小時42分鐘,這只是在路上行駛的時間。我們從做準備開始到最后測試結束坐下來吃午飯,時間是早上8點30分到下午2點30分,整整6個小時。以下是測試記錄情況。
配重
油耗和車身重量有很大關系,越重的車油耗越大。因此,做測試之前,我們對參加測試的人員按體重進行了分配,自動擋車共有三人,總體重180公斤。手動擋車上兩人,總體重140公斤,我們在手動擋車上裝了相當于40公斤的機油,這樣,兩車的外加重量基本一致。
空調
在北京這樣的城市里開車,冬天需要暖風,夏天需要涼風,沒有空調不行。我們決定開著空調進行油耗測試,這更接近平時的用車習慣。兩輛車的空調都調到22℃,風速調到一擋的位置。
加油
在京石高速公路38公里處是進京檢查站,有一個加油站,我們以這個加油站為基準,出發和結束的時候都在一個加油機上加油。兩輛車的車頭方向保持一樣。而且,在加油的時候,把油箱口處的放氣塞子按住(它的作用是防止油箱里加油過滿,汽油熱漲導致油箱爆裂)以使兩車的加油量盡量一致。這種做法僅限于這次實驗。
林老師特別強調在平時的加油中,不能拔下放氣塞子。即使在沒有拔放氣塞子的情況下,也盡量不要把油箱加太滿,防止汽油熱漲。如果加滿了油,最好盡快上路,把油跑掉一些,讓油箱保持一定的余地。
路線
我們做測試的備選路線有三條,京石、京沈、京津塘。京沈高速路本來是三條路中最好的,它剛剛開通,路好車少,但試車員劉馳5月1日曾經走過,天津段正在施工,走京沈達不到我們測試的公里數。京津塘雖然能達到公里數,但從四環出去到開發區一段的路,上午最容易堵車,而且,上午從北京到天津的車流量很大,即使過了堵車的路段,也有可能達不到我們想要的車速。只能放棄京沈和京津塘。最后,林老師決定還是選京石,到離北京38公里處開始測試,車少了,車速一定能保證。
車速
POLO的介紹里提到高速行駛時的速度有120公里/每小時。但我們沒有按這個速度做測試。一是我們的測試并不是對廠家測試結果的檢驗,而且,廠家做的測試肯定比我們用的技術儀器多,我們只是想了解在使用中的油耗情況。其次,最主要的是限速問題。120公里/小時的車速在京沈高速路上屬于超速行駛。我國高速公路上的限速基本以110公里/小時為主。我們做110公里/小時的油耗,更接近車主們的正常駕駛情況,既保險也安全。在行駛過程中,兩輛車一前一后,去程時自動擋車在前,返程時手動擋車在前,這樣,兩輛車的速度基本一致。在高速路上行駛時,讓車速的指針微微偏右一些,即實際車速比110公里/小時偏高一些。因為在從高速到加油站和調頭的過程中,車速達不到,路上稍快一點,基本保證測試車速在110公里/小時。
[上一頁] [1][2][3][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