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UV的四驅就是雞肋? 威蘭達不這么看
DTV四驅系統的體驗被安排在了越野場地。不過在去往場地的路上,我還是簡單體驗了一下這套系統在彎道中的表現。我本以為這套系統對于后輪的獨立扭矩分配,需要在山路中的急彎上才有體現,然而在城市道路中,只要稍有轉彎,這套系統就會對外側車輪施加更多的扭矩了,甚至是變道這樣的細微操作,有時也會有輔助效果。換言之,這套系統沒有特定的場景限制,日常駕駛中時時刻刻都在使用。
這對于重心較高,懸掛較長的SUV來說是件好事,你會更享受彎道上的順暢體驗,而不是在和車身姿態較勁,或者總是擔心速度過快而情不自禁來一腳剎車。在搭載DTV四驅系統的威蘭達身上,這些不好的體驗都被基本消磨掉了。
體驗的越野場地位于昆明市郊,車程在一小時之內,這完全是在城市SUV日常使用的半徑之中。而這塊場地的難度其實也不算高,在高級別的越野玩家眼中自然是小菜一碟,但是豐富的越野路況也能夠給那些偶爾“野”一下的車主提供不錯的條件。不過這塊場地也有自身的難度,云南這邊以紅土為主,而這里的土質疏松易碎,即便是經過了車輛不斷地碾壓,地面的摩擦力也不算大。對于威蘭達來說,這算是個不小的考驗。
威蘭達有著不錯的通過性能,因此在連續起伏路段,它表現得很從容。該路段是兩個連續的3米深坑,兩側坡度26°,對于威蘭達而言算是比較極限了,如果車速稍快,也會有托底的危險。但只要你穩住速度,利用好陡坡緩降功能,完美通過并不困難。雖然坡度較陡,但是油門在踩至剛過一半的位置時,2.0L發動機提供的動力就足夠讓它順利越過了,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穩住油門。此時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優勢得以顯現,平順的動力響應讓油門的深淺變得很好拿捏,你不需要擔心會有渦輪的突然介入來打亂你的節奏。
連續的回頭彎、炮彈坑與S彎則是展現TNGA架構下威蘭達的操控和底盤的優勢。威蘭達的轉彎半徑不大,5.5米足夠應對突然變急得彎道。如果你想要更調皮一些,不妨在彎心處試著踩一腳油門,外側的后輪會很快獲得更多的扭矩,像是有一股力量推著你完成出彎得動作,而不用擔心轉向不足。長行程懸掛能更好的應對炮彈坑,威蘭達懸掛的后段舒適調校此時顯露無疑。你不會覺得這樣的底盤還有什么“德味兒”,每一次的減震壓縮都很飽滿,大多數振動都不會傳遞到你的屁股上。
單邊橋則是這套四驅系統面對的主要挑戰了。當一側前輪駛上單邊橋時,將車停住,此時同側后輪會處于懸空狀態,而另一側前輪的抓地力也會打些折扣。DTV四驅系統面對這種挑戰表現得游刃有余,只需要輕踩油門并穩住,可以看到系統會非常迅速識別出打滑車輪并施加制動力,使得另一側車輪獲得扭矩。而在DTV四驅系統中,扭矩的分配可以只給某一側車輪,所以整個脫困過程是很迅速很高效的。懸空車輪在經過短暫打滑后,就能感受到車輛重新獲得抓地力,并且完成脫困。整個過程發動機的動力是足夠應付的。但這種情況并沒有交叉軸那么極端,如果是交叉軸,這套四驅系統可能需要花費更多力氣,勝負也不好說。
在面對28°側傾坡時,威蘭達的GOA高剛性車身結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穩穩通過不成問題。而在面對最后長達30米的23°大上坡時,威蘭達的DTV四驅系統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深踩油門并且穩住油門爬坡,你會明顯感覺到動力的不夠。但這是因為DTV四驅系統對輸出扭矩的控制造成的。過大的扭矩釋放在這種坡度下容易使得車輪打滑,而在系統的調配下,整個過程車輪都沒有出現打滑現象。但是有限的扭矩還是會讓威蘭達的爬坡顯得有些吃力。
總體而言,這樣的輕越野對于威蘭達的DTV四驅系統而言并沒有什么難度,你在享受輕越野帶來的樂趣同時,也不需要擔心愛車的四驅系統是否能承受得起。應該說不論是在越野場地還是在去往場地的路上,這套四驅系統的存在感都挺強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