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湊車混動新軍 試駕全新凌派銳·混動
廣汽本田認為這款車不單單是臺家用車,搭載了1.5L第三代i-MMD的它還應該有更濃郁的運動氣息,所以駕駛這款車的時候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這款車在運動性方面的努力。
其實對于全新一代凌派的汽油版,也即是廠家宣稱的銳·T動版本,先前大家是有點微詞的,不外乎的就是它先前全系搭載了1.0T三缸發動機,網上有很多類似“假如全新一代凌派換一套動力總成,我就買了”之類的話語,所以當全新一代凌派宣布將推出銳·混動車型的時候,大家對其的期望值是很高的。
1.5L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由一臺1.5L阿特金森循壞發動機+雙電機組成,基于小型車平臺開發而來的凌派想要塞進一套i-MMD混動系統并不是件易事,但作為“空間魔術師”的本田展現出它極高的空間理解水平。
凌派銳·混動采用了更小型化、更輕量化的1.5L阿特金森發動機,再加上同樣小型輕量的動力控制單元(PCU),使得這兩者可以同時放置在發動機艙,然后把電力單元IPU放在后尾廂之內,從而讓凌派既搭載了i-MMD混動系統,也保證了車內的乘坐空間。
更重要的是,在大家的印象中,這種電池組放置在后尾廂中的混動車型,它的行李廂空間肯定少不了受到侵占,那凌派銳·混動又是如何既讓電池組放置在后備廂內,又盡可能不影響它的空間的呢?
秘訣同樣在于“更小更輕”,本田采用了小型輕量化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并通過扁平化的處理,使其可以被放置在后懸掛之上,最終得到的效果是出眾的,行李廂并未受到太大的侵占,除了備胎得以保留之外,后備廂底板的下方竟還有三個較大的儲物格,不得不佩服本田在空間利用率上的功夫。除此之外,將電池組布置在后懸掛之上,也有利于平衡車輛的前后配重。
解決了空間布局之后,本田還需考慮混動系統帶來的重量問題,第一,廣汽本田為凌派銳·混動加強了車身部分區域的連接結構,以加強車身的剛性;第二,廣汽本田為凌派銳·混動重新設定了前后懸掛和修正減震器的規格,更重要的是,新車前懸穩定桿由實心變成空心。當然,汽車的部件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廣汽本田的優化改良肯定不止一二處,為了讓新車在加入混動系統后擁有更好的操控性和舒適性,廣汽本田確實下了不少的功夫。
該車搭載的1.5L阿特金森發動機,最大功率80kW/6000rpm,峰值扭矩134N·m/5000rpm,熱效率達到了40.5%。電動機的總功率為96kW,總扭矩267N·m,整套動力總成的綜合最大功率為113kW。
該混動系統有三種行駛模式:
(1)在純電行駛模式下,電機直接驅動前輪。
(2)在混動模式下,發動機驅動發電機,隨后將電力輸出給行駛用電機以驅動車輛。
(3)在發動機行駛模式下,離合器連接,發動機直接將動力傳輸到驅動輪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