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300智能橫評數據出爐 長安CS75 PLUS 露鋒芒
如果說封閉場地的測試是模擬考的話,那么開放道路綜合測試就是一場真正的高考,是考察四臺車型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在真實道路環境下的應對能力。我們以上海滬翔高速公路收費站作為起點、經沈海轉入滬渝高速,最終以朱楓公路收費站為終點,全程52公里來計算完全輔助駕駛脫管次數。以下是三臺車的脫管次數統計:
三臺測試車輛在相同時間在相同的高速公路上行駛,全程采用自適應巡航系統+車道保持的工作模式,在行駛過程中記錄下駕駛員主動和被動介入的次數。這項測試考驗的是測試車輛的系統在應對真實的復雜路況時,能否扮演好自動駕駛輔助者的角色。
進出匝道、超越慢車以及出收費站等情況需要駕駛員主動介入操作,而超越慢車的次數與每個車遇到的實際情況有關,因此想要反映系統的性能,主要還是看駕駛員的被動介入次數。
長安CS75 PLUS全程沒有一次駕駛員的被動介入,系統表現非常好。系統在高速路況下可以實現一鍵開啟自適應巡航系統和車道保持系統,操作起來非常方便。實際測試中,車輛遇到幾次加塞情況,其中包含有比較緊急的情況,系統都能夠及時識別前車并從容減速,擬人化程度非常高。此外車輛始終保持在車道中間,沒有出現彎道中車輛偏移的情況,方向盤會進行細致的調整,但車內乘客感受不到,體驗下來車內乘員感覺非常舒適,無需擔心,也沒有出現令人驚慌的緊急情況。
奇駿同樣沒有被動介入,高速公路上車道保持表現比測試場中的高速彎道保持穩定許多,車道保持系統開啟正常,車輛能始終保持在行駛車道中,經過彎道時也沒有發生偏移情況,系統對方向盤的操作幅度小,駕乘人員不會有明顯感覺。系統應對前車加塞也能比較從容,能夠較早識別出前車,作出線性的減速。整體表現也令人滿意。
CR-V則是有一次被動介入,原因是CR-V的車道保持系統會在車速低于65km/h后自動關閉,實際測試中遇到行駛緩慢的路況,車道保持系統關閉后駕駛員被動介入操控方向盤。系統應對前車加塞的情況表現同樣不錯,系統對車道線的識別比較快,但美中不足的是車輛依舊沒有保持在車道中央,而是稍微偏右,但系統對方向盤的調整非常柔和,駕乘人員不會察覺到。整體表現與測試場情況相同。
經過一系列難度遞增的測試之后,三臺車的自動駕駛成績也已經出爐了。長安CS75 PLUS以93分的總分贏得了自動駕駛部分的測試,本田CR-V以63分位列第二名,而日產奇駿表現欠佳,以57分位列第三名。可以看到長安CS75 PLUS與兩個對手的分數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足以說明長安CS75 PLUS在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方面有著很強的實力。
下面是各項測試的具體分數:
本田CR-V的智能化表現緊隨其后,但遺憾的是泊車系統需要大量人工介入。日產奇駿在場地高速彎道保持測試項目中表現出系統不穩定的情況,加上沒有自動泊車系統,影響了最終分數。
結合此前兩期的測試結果,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傳統車企的車在行人碰撞方面都有著可圈可點的表現,尤其是長安CS75 PLUS全部通過了測試。同時這三臺車也暴露了對于特殊狀況下車輛的識別與規避處理存在一些不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