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識別與規避很穩 ICT-300智能測試-吉利ICON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吉利ICON(詢底價|查參配),相信大家對于這款車應該都不會陌生,當初發布時憑借著前衛個性又帶點復古味的內外設計,讓它迅速成為大眾的討論話題,畢竟當時在同級車型里這種設計風格是獨樹一幟的。除了設計外,令我最為深刻的就是它裝備L2級駕駛輔助系統,畢竟只是一臺10萬出頭的家用SUV。那它的智能化表現能達到怎樣的水平?相信這一期ICT-300智能測試能找到答案。
場地提供:深圳市未來智能網聯交通系統產業創新中心
極智+ ICT-300智能汽車排行榜出爐,榜單涵蓋了38款熱門汽車、26個熱門品牌,究竟誰才是最強的智能汽車?詳情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
ICT300測試項目以及評分標準大家可以在《太平洋汽車&皆電 [智能汽車] ICT300評測標準》里查看。
在ICT300評測標準中,自動駕駛部分是核心內容,它直接反映了車輛的智能化程度,我們將自動駕駛部分放在測試開始篇幅。
自動駕駛部分小結:
吉利ICON的駕駛輔助功能比較齊全,在常規的項目測試中表現不錯,該拿的分數都基本拿到了。而在難度較大的行人識別與規避、靶車緊急加塞這些難度較大的項目中也拿了滿分,這點倒出乎我們的意料。總的來說,吉利ICON在自動駕駛部分的表現可圈可點,在同價位車型中表現比較突出。
2020款吉利ICON共有燃油與輕混兩個動力版本共7款車型。本次測試的為全系頂配車型,即i9 BSG,官方售價為12.88萬元。硬件層面,ICON的駕駛輔助系統使用的是常規的毫米波雷達+單目攝像頭的解決方案,這也是同級比較主流的駕駛輔助硬件。
駕駛輔助配置方面,此次測試的頂配車型就相當豐富,包括ICC智能領航系統、全速域的ACC、TJA交通擁堵輔助、AEB城市預碰撞、AEB-P行人識別保護、車道保持輔助、車道偏離預警、FCW前碰撞預警、全自動智能泊車等等,相當豐富,當然這也是頂配車型(i9)的專屬。
升級能力方面,本次測試車型的車機車聯網功能,是能在線OTA升級的。不過整車則不支持OTA,沒有達到星瑞的水平。不過目前在這個價位中支持整車OTA的不多,也是意料之中的。
測試條件:測試車輛以80km/h巡航,遭遇靶車加塞(非緊急)到慢慢停車,10秒后重新起步
測試條件:測試車輛以8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包括車道保持等。
測試條件:測試車輛以3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固定小孩,測試車輛以5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移動行人為成人假人,5km/h速度橫穿;測試車輛以4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行人為小孩假人,5km/h速度橫穿;測試車輛以4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靶車固定在隧道內,測試車以5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測試條件:靶車以20km/h巡航,并進行緊急加塞;測試車輛以50km/h巡航,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
吉利ICON自動泊車系統的操作邏輯很簡單也很清晰,按下自動泊車按鈕后進入尋找車位狀態,找到車位后確認即可開始自動泊車,而且整個過程都無需駕駛員介入,檔位、方向、剎車均由系統自己完成,上手無難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控屏對于泊車位的顯示也比較直觀,不容易錯過或選錯車位。
垂直車位泊車:
側方位泊車:
側方障礙側方位泊車:
需要說明的是,開放道路測試路線我們選擇從淡水高速口進入長深高速,途中轉甬莞高速、再轉武深高速,最后從潼湖下高速結束測試,全程約50公里。中間經歷了兩次換高速,中間會遇到較復雜的匝道切換以及大曲率的彎道。測試當天,車流量適中,整體比較順暢。
開放道路測試中,吉利ICON的車道居中保持功能的表現并沒有如封閉道路測試那樣平穩,在直道上的表現還不錯,不過遇到一些曲率的高速彎道時(120km/h的時速),偶爾會出現左右搖擺的情況,途中就遇到兩次被迫人為接管的情況,而在曲率較大的匝道中基本都需要人工接管。自適應巡航系統的表現則比較穩健,正常跟車的加減速都沒有什么不適的情況,能夠緩解一定的疲勞駕駛感。
伴隨著滴滴、百度Robotaxi項目相繼落地,到蔚來、理想汽車融資擴張,再到東風、一汽、長安合作籌建中汽創智,可以說在近幾年智能汽車的版圖已演變得愈發清晰。“智能”與“未來”也成為了當下每一款新車標配的關鍵詞。
還記得吉利ICON上市的2月,正值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因此這款車便把“健康座艙”打造成自己的一大賣點,它配備了抑菌方向盤、CN95高效復合空調濾芯等等。一年過去,國內疫情已受到控制,不少關注這款車的人開始關心——吉利ICON的座艙究竟有多智能?
吉利ICON搭載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支持包括在線導航、在線娛樂和語音控制等常規應用,當然在車家互聯方面也有所探索,支持遠程智能家居控制功能。
在智能座艙評測環節當中,我們將對車機系統、儀表信息豐富度、語音交互等座艙軟硬件指標進行逐項評測打分,讓車輛的智能程度得到量化。
智能座艙總結
為了縮短閱讀時間,我們先上總結。在智能座艙的評測當中,通過對屏幕效果、車機性能、語音交互、智能化進階需求四大方面的綜合評分,最終吉利ICON得分為54分(滿分100),這個分數在目前ICT300智能座艙排行榜中處于中游水平。
如果從功能性、人性化角度考量的話,那吉利ICON確實讓我比較滿意,在測試前一晚,我從廣州一路開這車到惠州,無論是設導航、還是找歌,GKUI用起來都十分順手,可能唯一想吐槽的地方真就是它的響應速度了。
看到這里,不知道你有沒發現吉利GKUI有一點和其他品牌車機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它整合了多個互聯網品牌(甚至可以理解為陣營)的核心產品,例如地圖軟件同時有高德以及百度,這種“不站隊”的設定,能不能為GKUI帶來更好的軟件生態呢?我們拭目以待。
我們先從屏幕開始,在這里我們主要考核吉利ICON中控屏的尺寸、顯示細膩程度、可視角度(以及反光程度)和屏幕表面涂層等等。吉利ICON搭載了兩塊屏幕,分別是儀表屏以及中控娛樂屏,尺寸均為10.25英寸,雖然數據上不算特別大,但橫向的擺放很協調地和內飾搭配在一起。
在正常坐姿下,ICON這塊中控屏沒有肉眼可見的顆粒感,整體顯示效果較為細膩,不過可能因為涂層的原因,ICON這塊屏幕特別愛收集指紋。考慮到汽車屏幕經常會在陽光底下暴曬,因此它們的可視角度以及亮度同樣影響了觀感。而ICON采用時下流行的全貼合屏幕設計,在強光底下依舊保證了可視性。
座艙的智能化程度和車載系統的功能性有著高度正相關,如今的車機系統已不再是簡單的導航和多媒體功能,它逐漸成為駕駛員與車輛互相溝通的橋梁。作為吉利新推出的車型,ICON搭載了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究竟它表現如何,我們來一探究竟。
流暢度、易用性和UI設計
目前吉利品牌旗下的車型都搭載了GKUI系統,這個界面很熟悉了,之前測試過的星瑞也長這樣。吉利GKUI的功能集成度比較高,空調調節、多媒體、車輛設置都可以通過屏幕進行操作,不過值得點贊的是ICON還保留了獨立的物理按鍵區域,調節起來比點擊屏幕方便多了。
不過問題是,GKUI系統(無論是ICON還是我們先前測試過的星瑞)在界面滑動時會感受到明顯卡頓,打開某些軟件也要稍等片刻,翻了一下系統信息,居然基于安卓4.3,這也太老了吧…..
車機功能豐富度及體驗效果
功能方面,GKUI車載智能系統涵蓋了高德、百度兩種地圖,QQ音樂、喜馬拉雅兩款音樂軟件、全景影像、自動泊車、遙控泊車等功能,花樣可以說特別多了。
儀表功能豐富度
隨著車輛功能愈發豐富,駕駛員也在接受著包括影音、導航、駕駛輔助等越來越多信息,儀表自然就成為了他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來源。
吉利ICON的儀表依舊是一塊10.25英寸全液晶屏幕,支持自定義顯示的內容比較多,左邊功率表中間可以顯示能量流、胎壓、剩余續航里程、油耗等基本信息,而右邊則是媒體信息、與駕駛相關的基礎設置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控導航信息可以通過三指劃動投到儀表上,看導航便利得多。
車載系統的擴展性
車載系統的擴展性主要從兩個維度考慮,第一是應用商店App擴展,第二是手機互聯擴展。GKUI內置了應用商城,但里面的軟件不算豐富,還好的是車機集成的功能已經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日常需求,所以估計也不會點進應用商店下載軟件了。
至于蘋果CarPlay以及安卓CarLife,吉利ICON都不支持,考慮到大部分自主品牌的車機系統都整合了較為全面的功能,因此手機互聯映射擴展方面都有所欠缺。
語音交互是座艙智能化程度的一大重要體現,如果從一個車主的角度來看,一套優秀的語音交互系統,應該能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實現“自由”的語音下達方式和“自然”的指令執行反饋。
吉利GKUI的語音識別技術供應商來自于多個公司,分別是Nuance、科大訊飛以及云知聲,當然還接入了百度在線ASR(自動語音識別)能力,很好奇它的表現究竟怎樣。
在常規功能測試環節,吉利ICON能準確識別并執行4條指令,識別的速度比較快,但反應速度就很慢了,尤其是設置導航,等了半天。
糾錯測試,GKUI的表現也還算可以,除了“我想吃麥當勞”識別出錯之外,其余都沒問題,不過反應速度依舊不給力。
最后是語意聯想測試,吉利ICON除了“有點冷”之外,全部都不能通過,其中“調低溫度并打開副駕車窗”、“調低溫度并導航到靜安寺”僅能識別并執行一半的指令,這結果和我們之前測試過的星瑞有較大差別。
在測試過語音功能以及人機交互之后,我們ICT300還會針對車輛的個性化功能進行體驗,比如遠程控制、個性化座椅/方向盤記憶、在線更新以及趣味小功能等等。
首先說OTA能力,吉利ICON車機支持OTA,能對系統以及App進行在線更新,不過像KTV、車機游戲等趣味性功能就不具備了。此外,吉利ICON支持遠程遙控,可以實現空調、車窗等調節。
最后,ICON能顯示較為豐富的駕駛輔助信息,儀表屏能顯示常規的速度、車道線、預警信號之外,還能實時反映車輛在當前行駛車道的狀態。兩側實線、虛線也能在畫面中體現。
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在ICT300智能汽車評測標準中,吉利ICON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方面的表現。接下來,將針對車子本身駕控,進行加速、制動、麋鹿、繞樁以及噪音測試,來看看其性能表現又是如何?
吉利ICON的性能測試排名比較靠后,除了制動測試表現稍好,其余項目均表現一般,尤其是噪音測試部分,每個工況的數值都要高于同級別車型的平均值,主要是發動機噪音和底盤噪音比較大。
吉利ICON全系搭載一臺代號為JLH-3G15TD的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為177PS,最大扭矩為255N·m,并且配備48V輕混系統。在加速測試中,變速箱允許發動機轉速能憋到2300轉,但轉速不能憋太久,不然會出現過熱保護。松開油門以后,動力不會立馬出來,過后會突然結合發力,動力結合輸出時,輪胎會出現一點點打滑。
吉利ICON的制動測試成績在性能測試項目里算是優秀。這是得益于配備馬牌UC6輪胎(這款輪胎擁有出色的抓地力和剎車性能),相比同級別車型表現不錯。
麋鹿測試的目的是測試車輛的避險能力,考驗著車輛懸架和動態調校功底。而我們的麋鹿測試當中,采用打開默認電子系統狀態(不手動關閉ESP等),盡可能還原日常用車情況。
吉利ICON進行麋鹿測試時,最高速度能去到66km/h。在測試過程中,ESP介入十分明顯,轉向虛位較大,基本上沒有什么指向性,不過馬牌UC6對車輛的抓地力起到很大的幫助。
吉利ICON的繞樁測試表現一般。以標準60km/h的速度能通過測試,但車身跟隨性較為一般,而且轉向有虛位。另外車身在這種高頻率的變線會產生傾側。
來到車內噪聲測試,考驗的是車輛的隔音能力。除了測試傳統的怠速、60km/h巡航、90km/h巡航和120km/h巡航四種狀態下車內噪聲值外,還會記錄車外的噪聲,并與怠速狀態下的車內噪聲值對比。吉利ICON在怠速的時候發動機噪音比較明顯,當速度上來以后,它的底盤噪音也開始“入戲”,但是對風噪的抑制做得不錯。
全文總結:自動駕駛部分,吉利ICON在常規項目里發揮得不錯,而在難度更大的行人規避與靶車加塞比較復雜的場景中全部都通過了測試,這是它最為突出的亮點之一;智能座艙部分,各個方面的表現中規中矩,功能性、人性化方面都無太多挑剔,如果系統的響應速度再快一點,整體體驗會更好些;最后性能測試部分,各個方面的表現就比較一般了,尤其是隔音性能,最終得分率偏低。綜合來說,吉利ICON總分142的表現不算突出,不過在同級來說可圈可點,尤其是自動駕駛的表現。(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潘洪瀚/黃嘉威/陳啟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