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比品質更重要,這就是現實!豪華中型SUV四車對比
在0-100km/h加速測試環節當中,我們先關掉四臺車的ESP電子穩定系統,然后使其進入性能最強勁的模式,并且關掉空調壓縮機以盡可能提升動力表現。四款車當中,奔馳GLC提供了運動模式和運動增強模式,只有在運動增強模式,動力表現才是最激進的;航海家沒有提供多種駕駛模式進行切換,但可以選擇S擋,此時的升級時機會延遲,轉速爬山也更積極。
三臺車的原地轉速都被限制在了3000rpm以內,避免轉速過高造成機械損壞,其中寶馬X3可以把轉速憋到2900rpm,屬四車中最高,因此起步瞬間g值也達到了0.8g。另外由于四車都配備了四驅系統,因此在全力起步時都沒有出現輪胎打滑的現象。
制動成績對比
制動性能是車輛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車可以開不快,但一定要剎得住。在這四款車當中,奔馳GLC L、寶馬X3和凱迪拉克XT5都采用了前后通風盤的制動系統,而林肯航海家則只有前剎車盤為通風盤,后輪則采用了實心盤,對于一款重量超過2噸的車型來說,這個地方成本不應該省,在我們實際的測試過程中,航海家的剎車熱衰竭確實出現得比其他三款車要更早一點,好在其配備的265寬胎提供了較好的抓地力,最終剎車測試成績并沒有讓我們太失望,反而是車重1.9噸的凱迪拉克XT5,制動距離竟超過了43米,遠遠超出其他三位對手。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奔馳GLC L、寶馬X3、凱迪拉克XT5的制動輸出都是平穩而線性的,其中奔馳GLC的制動距離最短,做到了37.81米以內,比43.29米的凱迪拉克XT5足足短了5米,要知道這可是足足一輛車的長度。航海家在剎車過程中,在ABS系統的介入下,制動力輸出波動較大,好在最終制動距離控制在了40米左右,對于一臺2.1噸的SUV來說,還算不錯。不過由于其后輪并未采用通風剎車盤,因此熱衰竭來得比其他車更早一點,在多次全力制動后,車尾開始出現搖擺。
繞樁姿態對比
繞樁是體現車輛操控極限的測試,它對一輛車的轉向系統、懸架系統、輪胎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這四款車,誰的繞樁表現更好呢?
這四款的繞樁極限速度都不算很高,關閉ESP的情況下,速度達到60km/h進行連續大幅度轉向,對于重量較大、重心較高的中型SUV來說是相當危險的。寶馬X3得益于扎實的底盤和懸架支撐性,在繞樁測試中表現得最為從容,其他三款車的車尾都更加容易出現橫向滑動。
車內噪音對比
NVH工程對于豪華品牌車型來說至關重要,畢竟一臺車內吵鬧,異響頻發的車,真的很難讓人覺得高級。在我們今天對比的四款車中,航海家和XT5是配備了車內主動降噪系統和雙層夾膠玻璃的,因此車內靜謐性比奔馳GLC和寶馬X3會更勝一籌。
奔馳GLC怠速噪音值最高,達到了43.6分貝,這主要是因為其搭載的M267發動機運轉噪音比較大,怠速時在車內都可以明顯聽到發動機的聲音,這對于車內乘客的駕乘體驗是打了折扣的。此外,GLC在行駛過程,中控臺也會偶爾會出現異響。凱迪拉克XT5怠速時車內最為安靜,但行駛起來之后,尤其是急加速時,發動機的聲音真的讓人不敢恭維,吵鬧且嘶啞,略顯廉價。
四車噪音值數據(單位:分貝) | ||||||
奔馳GLC L | 寶馬X3 | 林肯航海家 | 凱迪拉克XT5 | |||
怠速 | 43.6 | 40.2 | 39.7 | 38.8 | ||
60km/h | 56.5 | 53.5 | 54.2 | 53.3 | ||
90km/h | 58.9 | 58.2 | 57.4 | 57.7 | ||
120km/h | 62.4 | 63.0 | 62.4 | 62.3 | ||
|
經過外形設計、內飾細節、駕駛感受、性能測試四大方面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實際上一、二線豪華品牌之間的差距并沒有那么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所謂的“二線”品牌甚至要比“一線”品牌做得更好更用心。很多人買車時總是傾向于選擇大家熟知且名氣更大的品牌,這種“跟風”消費心理是人性的弱點,潛意識里會認為大家說好的東西一定不會差,這也給足了BBA等熱門豪華品牌底氣去維持其堅挺的售價。隨著大眾對于汽車愈發深入地理解,更多的人原意走近BBA之外的豪華品牌,這也是“二線”豪華品牌突破銷量難關的市場機遇。(圖/文: 陳燁 攝:太平洋汽車網 陳子峰、杜慶煒、潘洪瀚、冷博文、陳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