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和大眾,誰“混”得更好?威蘭達高性能版對比途觀L PHEV
威蘭達高性能版搭載了一個2.5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最大功率132kW,最大扭矩224N·m,另外前軸電機功率為134kW,后軸電機功率為40kW,整套電驅系統的最大功率為175kW,391N·m。
威蘭達高性能版既然敢叫這個名字,加速肯定是亮點,我們實測6.03秒,更早前我們還測出過5.94秒的成績。
威蘭達的動力電池為18.1kWh的三元鋰電池,在這個四驅版本上官方純電續航為87km,實際充滿電后表顯續航為73km。相比之下,途觀L PHEV官方純電續航為52km(最新款為55km),不過實際上當電池顯示滿電時,表顯續航只有32km。
日常駕駛中,在自動EV/HV模式下,系統為自動為你選擇最佳的驅動模式,只要電量夠,都是以EV模式行駛,速度可以上到130km/h,而深踩油門時就會瞬間切換到HV模式。當然了你也可以單獨開啟EV或者HV模式,另外還有CHG充電模式。不過充電模式下,發動機的轉速會比較高,油耗也跟著上漲,車內震動和噪音也更大,所以建議還是盡量通過充電樁來補充電量。
威蘭達插混的驅動形式是以前輪驅動為主的,不過當你稍微深踩一點油門的時候,后輪電機就會迅速啟動,讓你獲得爽快的加速感受。要是踩一腳地板油,發動機和前后電機一起全功率輸出的時候,那推背感確實足夠強。
另外要知道的是,威蘭達這套E-FOUR電子四驅系統,后軸電機是獨立驅動后輪的,雖然在大部分工況下,車輛以前驅為主,但整車前后輪扭矩分配比例,可以在100:0到20:80之間變化,這意味著后輪的扭矩可以超越前輪,擁有后驅車的特性。而這套電子四驅系統存在的意義絕不僅僅是讓后軸電機在增強加速,四輪驅動讓道路操控極限更高,越野通過能力也更強。
途觀 L PHEV的動力總成由EA211 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DQ400E六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組成,發動機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另外兩者中間位置加入了一臺85kW的永磁同步電機,構成混合動力系統。整套系統的綜合最大功率155kW(211PS),綜合最大扭矩400N·m。
途觀L PHEV有四種驅動模式,分別是:E-MODE(純電模式)、混合動力模式、蓄電池維護模式和蓄電池充電模式。只要純電續航未耗盡,車輛啟動后就會默認使用E-MODE純電模式進行行駛,純電里程降至0之后,轉換為混合動力模式。而相對于維持模式和充電模式,混合動力模式也最適合日常使用,在這種模式下系統會根據不同的行駛工況而智能選擇電機驅動或發動機驅動。
在E-MODE純電模式下,除非突然深踩油門或者車速已經達到130km/h以上,否則車輛都是單由電機驅動行駛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油門底部有kick down開關,這也是它和威蘭達高性能版在駕駛方面的一大區別,在純電模式下如果你一腳油門踩到底并觸發這個按鍵,發動機會迅速啟動,將整車全部動力傾瀉而出。
蓄電池維護模式是主要讓發動機來驅動車輛行駛,電機只在起步時工作,并在速度提升后通過發電和能量回收補回電量,使電池電量保持動態平衡。
蓄電池充電模式下,發動機驅動車輛行駛的同時,還會一直給電池充電,因此這種模式也是最為費油的,發動機的聲音和震動也會更加明顯。探岳 GTE的蓄電池充電模式是可以將電池充滿的,其他插混車型基本上都是要通過充電樁才能充到滿電。
此外,途觀L PHEV還有一個GTE模式,按下這個專屬按鍵,這臺車就進入了“運動模式”,此時的發動機響應會變得很積極,變速箱會在更高的轉速下換擋,而當你稍微深踩油門,變速箱就會立即為你降擋,讓動力充分釋放。當然了,受限于整車功率和自重,即便是GTE這樣的最強動力模式,它所帶給你的“激情”也是有限的。
在各種不同的驅動模式下駕駛,松開油門時都不會有動能回收系統的介入,確保日常加上足夠平順流暢。但途觀L PHEV是提供了B擋的,掛入B檔之后,車上的動能回收系統會提升到最高等級,此時松開油門減速效果就比較明顯了,但還沒有達到單踏板模式那種不用踩剎車的程度。
除了加速感受之外,在轉向、底盤、剎車等方面,兩款車之間又有哪些差異呢?
兩款車的轉向手感都是輕盈的,如今采用電動助力轉向的車型,除非特意調校,一般都是柔和易控的,即便是威蘭達插混被定義為“高性能版”,轉向依然沒有刻意弄得很沉,日常開起來就很輕松。相比之下,途觀L PHEV的轉向回饋感受電子味更濃,但靈敏程度也更極致。
關于底盤。兩款車都采用了前麥弗遜和后多連桿式的四輪獨立懸掛,并且懸架簧筒彈性比較適中,相對來講威蘭達高性能版的懸掛會更有韌性一些,使他能夠應對更激烈的操控,途觀L PHEV則會照顧駕乘舒適性多一點,不過快速過彎時所帶來的側傾,也會更明顯。
剎車腳感方面,威蘭達高性能版的剎車踏板踩起來更緊,行程也更短,需要稍微花點力氣,不過制動力的輸出比較線性,日常駕駛起來,比較容易把控減速力度。途觀L PHEV的剎車踏板腳感偏軟,行程更長并且前段曠量比較大,后段制動力又比較強,日常駕駛需要多加適應,否則比較容易造成輕踩無效重踩急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